康子兴一九○一年,《原富》全书译毕,分两部分于一九○一、一九○二年相继出版。自一八九六年严复提笔译书起,便陆续将译稿寄予吴汝纶校阅,并书信往来,交流思想。因此,吴汝纶应最能理解严复翻译《原富》之苦心。一九○○年,严复请吴汝纶为即将出版的书稿作序。...
张慧瑜二○一四年,中国纪录片导演周浩拍摄的《棉花》获得台湾金马电影节的最佳纪录片奖。这部前后拍摄了八年的纪录片,由“棉花”这一常见的经济农作物入手,讲述了当下中国与棉花种植、采摘、纺织、销售等各个生产环节有关联的棉花工人的故事。这部纪录片的文化意...
李天纲《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后期改名为《中国杂志》)是一份由几个外籍外裔的侨民学者创办的杂志。它的撰稿人主要是居住在上海的外侨和华人学者,也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外学者约稿。它是一份依托上海和通商口岸,兼及世界主要城市发行的英文刊物。随之而来的问...
陈颀一九九六年,苏力发表《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奠定了从文艺作品讨论法律与社会问题的“法律与文学”学术范式。从现代学术工业的评价标准来看,“秋菊的困惑”是过去二十年最有生命力的中国法学理论命题之一。从这个命题衍生的诸多学术论文就是明证,无论...
阮炜一个谬误存在已久,流传甚广,那就是,古代民主或democratia是古希腊人的专利,是一种独特的古希腊现象,而其他民族的早期政制全是专制主义的。事实真相到底如何?美国纽约大学学者丹尼尔·弗莱明(DanielE.Flemming)本着实事求是的...
马场公彦近年来,日本出版界持续不景气。一九九七年之后,除了二○○四年,一直是处于亏损状态。二○一二年销售额为1.8332兆日元,新书发行达到大约8.2204万种,但也是继续减少的倾向。日本大约有近四千家出版社,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十名员工以下的...
犹太思想家马丁·布伯(MartinBuber,1878-1965)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思想有较浓厚的兴趣。他曾选译《庄子》《聊斋志异》部分内容,并出版于一九一○、一九一一年。关注《庄子》,是因为他深觉“道”之妙。他编译的《庄子的言说和寓言》(Rede...
方维规黛云先生的大作《涅槃与再生—在多元重构中复兴》,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学术论文自选集,该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贯穿全书的“跨文化”理念。在当今社会,概念的变化越来越快,一些今天还很流行或占主导地位的概念,明天可能已经过时,且被视为毫无孕育力...
李建军一九一二年二月,在日本京都,汉学家青木正儿见到了中国著名学者王国维。他写了一篇题为《元曲研究》的大学毕业论文,“大欲向先生有所就教”。当他发现王国维其实并不爱看戏,“于音律更无所顾”,于是便“妄目先生为迂儒,往来一二次即止,遂不叩其蕴蓄,于...
阎光才“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的《从前慢》不知勾起了多少人暖暖的记忆。“时间都去哪儿了?”最近这首歌的流行也撩动了不少人略带伤感与怀旧的情愫!在如今这个不是没有节奏,而是变奏太快以至于一切都显得仓皇、无序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