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第十一期《读记》“不尽如意”题下,有一位读者陈述苦恼,其一便是《读书》评介之书,每不易购得,同时又表示,“这自然又不是《读书》能奈何的事”。读者知我爱我,令人感念无已;然虽不怪不罪,却也难免惶愧与不安。今欲聊尽绵薄,经与三联书店郑州分销店...
萧国亮十月间在蓉城参加中国社会史学术讨论会,遇柏石先生,他以潘光旦著《冯小青》一书相赠。这是我国著名优生学家、社会学家潘光旦的早年旧著,现经祯祥、柏石诠注,并用白话语体作了译解,又补入作者生前曾发表过的两篇考订冯小青的文章,集录了明清之际有关冯小...
柏元从二十一岁到三十一岁,在人生所谓最富有生机的年份里,我沉迷于研究地理学——短短的十年间,我写译了不下十五部有关中国和世界的地理书,其中包括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以及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部供初级中学用的外国地理课本。但是只有我最初写的一...
季羡林贾植芳乐黛云等笔谈开放之后,“比较”之风大盛,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现在,不少读书人希望总结经验,以利继续前进。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长乐黛云教授为本刊组织这一组笔谈,用意即在于此。文章所谈,虽然只是比较文学,但因作者多系中外有学养的专家,对...
越宁学问与书事的关系有种种:一者好学兼好书,二者好书而不好学,三者好学而不好藏书,四者好学好书而无书,五者“尽信书不如无书”,六者忧天下书无涯生有限,等等。只论因好学而贮书,梁任公足为楷式。任公曾感慨:世间之专爱宋元版者,直是古董家之流。饮冰室藏...
邹玉光齐戈等由来已久“知识愈多愈反动”的说法,并非“四人帮”的创造。它也可能是稳定统治的宝训。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对民要“强其筋骨,弱其心智”,是历代统治者遵奉的格言。如果违反了它,“灾必及其身”。至于“书读得越多越蠢”,则多发自一些...
宋远先有《负暄琐话》,继有《负暄续话》。日居月诸,尘梦云烟,端赖“负暄野老”篱下作娓娓谈,而使“余生也晚”者撷得一些儿片羽吉光。一如《琐话》,不外记人记事。文笔依旧,总是不温不火。笔下人各有性情,有面目,有志趣,或哀或乐,或动或默,宛然如见。观作...
石鹏飞“云心每妒天无垢,风力常教水不平。寄身是非功罪外,英雄毕竟终苍生”。此刘大白诗。于右任也有诗一首,意思相同:“风虎云龙亦偶然,欺人青史话连篇。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英雄误苍生,英雄亦自误。杜甫有诗曰:“卧龙跃马终黄土”。既误人又...
梯姆一九九○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宣布之日(十月十一日),获得者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欧·帕兹(OctavioPaz)正好在纽约参加一个庆祝墨西哥文化的盛会。佳讯传来,他在纽约上城的酒店中举行一个仓促的记者招待会。我也闻讯赶去。他年已七十六岁,穿了深蓝色...
越宁“书籍者,所以载道记事,益人神智也。”这大概众无异议,至于是否真的有益神智,又很难说。人又云书为精神食粮,但食粮一吃便少,书却可益吃益多(如读书人的著书)。还是苏轼的定义不错:“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面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