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屏新版《哲学笔记》将收入《列宁全集》新版第五十五卷与读者见面。这些笔记反映了列宁在一八九五——一九一六年期间,主要是一九一四——一九一六年期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创造性探索,凝聚了他的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这些笔记在列宁生前...
王宗炎读惯一般语言学教材的人,打开陈建民先生新著《语言文化社会新探》一看,恍如乘船闯入未经测绘的海域,波光岛影,气象万千。书中有大量的新资料、新看法、新建议,使人深深感到作者视野广阔,头脑灵敏,为许多同行所不及。遗憾的是,由于方法论有缺陷,有些材...
郭值京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本哲学专著是一九○九年问世的。至今已经历了八十个年头。八十年来,这本书不仅在俄国、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的传播也是很广的。早在一九三○年,在上海就出版了中译本,以后无论是在延安解放区,还是在白区...
欣源“林肯的讲话是谁给他写的?”在美国的大学里,老师所到这话会瞠目结舌,而提问的学生却自鸣得意。这怪不得孩子无知。他也经历过几个总统,也读过几篇名家作品;但是,一个总统,却具有如此文采,如此热情,如此渊博的知识,如此娴熟地掌握丰富的文体,简直是不...
于飞音乐家谈音乐,往往很有意思。科普兰写过一本《怎样欣赏音乐》,伯恩斯坦写了一本《音乐欣赏》。两位音乐家的可爱之处都在于他们不是为音乐圣殿再加一圈灵光,而是启开大门,引领平民们放胆巡视。伯恩斯坦在音乐史榜上有名,由其几方面的成就:指挥、作曲、钢琴...
吴根绍印象派画家莫奈认为,所谓真实的,莫不和“瞬间的”、“特定时空”这类的特征联系在一起。自然界的光彩总是处在变动不居中的,没有一种固定的,永恒的,可以排除哪怕是“刹那”这样的时间因素的固有色。任何色彩只有和特定的“刹那”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否则...
杨之水《花外集》作者王沂孙,生前无名,身后无传,诗文尽佚,连生卒也难查考。本集校点者吴则虞先生所作《王沂孙事迹考略》,与甫归道山的黄贤俊先生所作《王碧山四考》(生卒考,未仕元考,遗诗佚词考,朋辈考;详见《词学》第六辑),怕是钩稽汇录碧山事迹最详的...
梅君《中国古代文论类编》可以看作古代文论的一个大工程。从体例看,编者把中国古代文论分为创作论、文源论、因革论、鉴赏论、作家论等六编。其中创作论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这既符合中国古代文论的实际情况,也符合重视文艺内部规律研究的时代潮流。这六编构成了古...
洪迪在关于人的学问中,心理学是一个复杂系统,文艺学是一个复杂系统,文艺心理学是两个复杂系统的乘积。有哪种理论范式能够包容这一超级复杂的系统呢!这是鲁枢元在他的新著(文艺心理阐释》最后一章的慨叹。但他是知难而进,锐气颇可称道。汇而初融,是特点之一。...
孙周兴成中英先生新近在大陆出版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探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如何重建中国哲学的问题。作者指出,要达到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中国的哲学工作者应具备“四个要件”,这就是:一、必须对中国哲学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以及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