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时安读近两年来《上海文学》的文学批评思维的本质是严肃的,但形式却如大千世界一样,林林总总,千变万化,尤其是在文学这样一个美的领域里思维。批评而冠诸“文学”的字样,不外乎两层意思:首先,这是对文学的批评,思维和研究的对象是文学;第二,是文学的批评...
陈香白苏轼《前赤壁赋》有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般都将“既望”释为十六日。考《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可见“望”不一定便指十五日,有时也指十六日。而“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即公元一○...
琰有两个不同出版社的编辑A、B二人,同赴外地参加一学术会议。报到之日,相遇言欢。A告B,这次赴会盖专为某作家的一部书稿而来,此人现住楼上某室,少歇将往取书稿云。B闻之默然,少顷,起告如厕。A久候B不至,不禁顿生疑虑,飞步上楼急叩该作家门,方知半小...
潘士弘统计,是我们口语中常用的一个词,比如“统计到会人数”、“人口统计”等等。但是这样讲的统计和统计学的统计是有区别的。我们平常所说的统计是“数一数”的意思。“统计到会人数”,就是“数一数到会人数”;“人口统计”,就是数一数人口总数。只不过前者简...
谷字书和辞书,人们通常是在遇到疑难的时候才去翻检而不是用来阅读的。但是如果放一本字书或者辞书在手头,随时打开来读它一段,看看那些司空见惯滚瓜烂熟的字辞,管保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我是说,字书和辞书也是可以列入阅读书目的,读它们不但有益,而且大有乐趣...
王义高爱好文学的读者,现在都喜欢在阅读中追求风俗趣味了。这是一种好现象。我以为梅兰芳是热爱风俗的,他具有一双捕捉风俗的慧眼。他在舞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从服饰到台幕,每每刻意追求,非要找到历史的根据不可,这当然是在讲究风俗。在台下,看看他写的一部《...
星灿在《好兵帅克历险记》作者哈谢克的故乡捷克斯洛伐克,帅克已经成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人物,他有形无形、随时随地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中间。在国外,《好兵帅克历险记》一书也久负盛名,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国。斯诺拿它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相比...
行人读韦君宜中篇小说近作作家的“入门证”是他的作品。而作家的特性则是真诚。当一个作者登上文学的殿堂,出示他的“入门证”——他的作品——叩响或进入作家大门的时候,他的“入门证”上只有两个字:真诚!用真诚的思想,对生活作出真诚的发见,从而创造出真诚的...
张大明读《徐懋庸杂文集》札记孔乙己偷书,人所不齿;徐懋庸被称为“知识界的乞丐”,人以为荣。人非生而知之,乞知识,求学问,有什么不好呢?徐懋庸出身贫寒。小时候,帮助父亲沿门叫卖纱筛,他随身带着书,一有空隙就读几句;自己买不起书,村里谁有,他就去借来...
致远最近看到美国达慕思大学(Dar,mouthCo11ege)图书馆东方典籍部一月二十一日发出的一份新闻稿,心情颇不平静。稿中提到,通俗历史小说《慈禧西幸记》二册曾在上海出版,七十年代又在香港重印。“近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云南人民出版社重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