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宾读书之风大盛,这是国道昌隆的征兆。然而兴奋之余,竟有一种惴惴然的感觉爬上心头,于是写在这里就教于“同学”。我见过不少人,拼命读书、背书的劲头是着实不小的,也确实掌握了不少,有些佼佼者甚至于驰骋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
孙越生看画而不读画,往往难以对画的涵义有更加鞭辟入里的理解。所谓读画,除看画外,还应该对画的来龙去脉,即它的创作过程和社会命运(包括社会反响或社会效果)略知一二。如果说,看画要紧的是心领神会,那么,读画不可少的,就是思前想后。列宾青年时代的不朽名...
冯汉津居斯塔夫·福楼拜(一八二一——一八八○)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去年五月八日是他逝世一百周年,法国有影响的《文学报》出了纪念福楼拜一百周年专辑,编者按指出:“福楼拜把一种崭新的思维方法应用于文学,从而成为现代小说的先驱者。从那时...
丁世俊一八四○年,法国出现了一部空想小说——埃蒂耶纳·卡贝的《伊加利亚旅行记》。这部作者自称为“哲学和社会小说”的书问世后,风靡一时,而且此后多次再版,影响颇为深远。它使卡贝成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最有声望”的共产主义宣传者。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
单锦珩李渔,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初著名的戏剧作家和理论家。他的著作很多,除戏剧外,还有书序、传记、史论、杂说、论赞、碑铭、诗词等,共几十种。他还开过芥子园书铺,编辑、刻印了许多书、画。在中国文化史上,李渔是一位有过重要贡献和影响的人物。李渔的作...
崔文印范希曾的《书目答问补正》初版于一九三一年,到现在,已整整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来,类似的书,如《书目答问笺补》(江人度)、《补书目答问》(叶德辉)、《书目答问标注》(无名氏)等,虽不乏其作,但影响都远逊范希曾的这本书。《补正》究竟是怎样一部书...
张启祥二十五年前,范文澜同志在《介绍一篇待字闺中的稿件》一文中,高度评价刘尧汉同志的《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一个典型实例》(下简称《过渡》)未刊稿,把它形象地赞誉为“山野妙龄女郎”。范老在文中热情洋溢地推荐说:“我觉得这篇稿子的妙处,正在于所采用...
楼适夷《傅雷家书》的出版,是一桩值得欣慰的好事。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
敏泽我有幸是《干校六记》的最早的读者之一。一天,我去看默存和季康,大家谈这谈那,谈得很热烈,也很投机,——象往常每次谈话一样。临走时,季康递给我一包手稿,即《干校六记》及默存为此书写的序言,让我带回看看,过些日子提点意见还她。我回来后,时间已经很...
陈朴园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记录了十九世纪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的早期的脚印,是文史趣味与学术价值兼而有之的一部小丛书。丛书选目六十种(现已出版十六种),都是一九一一年以前到欧美日本通商、留学、出使、游历和考察的人所留下的日记、笔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