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是一份综合类艺术生活杂志。不为专业研讨,不是快餐文化,只为在机械年代,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带给读者高雅的情趣和至真至美的艺术享受。避免拘束,没有呆板,让您在都市的喧嚣中和家人一起经历视觉的奇妙旅程。这又是一本专注于文化、艺术、生活品位的高端杂志。创刊十年来,她以向读者介绍艺术、提高中国人的审美水平为己任,内容包括美术、摄影、设计、表演艺术、音乐、收藏、艺术大师介绍、历史文化全角度展现等。 每月一次的大型文化策划,轻松解读文化现象,与您一起品味文化艺术之美;每月一次的重要艺术专题,与您共赏艺术经典
文集访问量: 10826 次
音乐列表
文/尚儒学问大家谢无量文/尚儒51年前,80岁高龄的谢无量病逝时,英国《泰晤士报》刊发消息表示悼念。他是一位博古通今、著述甚丰的大学者、大诗人和大书法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诸多领域的建树显得更加重要和珍贵。正如《民国文存》前言所说,他的建树已成...
供稿/上海博物馆惟砚作田如晤古贤——上海博物馆藏砚精粹展供稿/上海博物馆于一方砚之中,不仅能欣赏和品味砚石细腻的纹理、精湛的雕刻技艺、独特的书画创意,还能一探传统文化的承载、积淀。砚台,对于现代人而言,已经陌生得成了爷爷书架上的一方石头。而在古代...
文李湜优游的佳丽——陈枚的《月曼清游图》册文李湜以古代女性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人物画通称仕女画。尽管在仕女画中出现的并不一定都是美女,但人们还是习惯将仕女画称为“美人画”。雍正、乾隆两朝宫廷画家陈枚创作的《月曼清游图》册,可谓清代宫廷美人画的代表作。...
供稿首都博物馆盛世风华——大清康熙御窑瓷展供稿首都博物馆该器身通景以青花绘三国故事《铜雀台比武》图。曹操站在铜雀台的最高层,手捋胡须,观看众将比武。周遭有文武官员观看。杨树上挂一战袍,徐晃与许褚轮番比射。画师依故事情节虽仅描绘14人,但场面热闹生...
文/赵启斌二石精神相来往莫教过眼等烟云——无锡画派文/赵启斌梁溪为无锡惠山流出的溪流,与京杭大运河并流进入太湖。相传东汉梁鸿曾与其妻孟光一起隐居此地,“举案齐眉”的成语即产生于此,后人便把此溪水称为“梁溪”。也因梁溪之名流传久远,具有了深邃的文化...
文/余辉《清明上河图》里的社会风俗文/余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很多物件颇耐人寻味,如在北宋中期流行起来的凳子,在画中很普遍。为了适应商业发展的需求,当时还出现了长条凳。各种新式物件一一登场,像用折叠架来摆摊,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地摊上出售各...
文/祝勇画风一条不能两次踏入的“河”文/祝勇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精心描绘的城市巨型景观,并非只是为了炫耀城市的壮观和绮丽,而是安顿自己心目中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浩荡的人海而其中的每个人都担负着自己的身世、心境和命运。他们挤在共同的空间和...
文/李韵版本从清明节到政治清明——三个版本《清明上河图》对比文/李韵自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问世之后,特别是明清以来,画界代代不乏追随者。以“清明上河”为题材的长卷,留存至今的宋、元、明、清本有数百本之多,分藏于公私之家,遍布在世界各地,东...
文/〔日〕佐竹靖彦〔英〕韦陀荣新江《清明上河图》中与众不同的人物文/〔日〕佐竹靖彦〔英〕韦陀荣新江张择端的巨幅画作《清明上河图》卷中呈现的人物比以前各朝各代的画作都复杂得多,有抬轿的、骑马的、看相的、卖药的、驶船的、拉纤的、饮酒的、吃饭的、打铁的...
文/余辉隐忧与曲谏——《清明上河图》题跋惊现天机文/余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共有金、元、明三朝13家的14段题跋。因题跋作者的思想和宦途经历各不相同,他们对该图的内容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受和认识结论。这些不同的思想认识将会让我们更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