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是一份综合类艺术生活杂志。不为专业研讨,不是快餐文化,只为在机械年代,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带给读者高雅的情趣和至真至美的艺术享受。避免拘束,没有呆板,让您在都市的喧嚣中和家人一起经历视觉的奇妙旅程。这又是一本专注于文化、艺术、生活品位的高端杂志。创刊十年来,她以向读者介绍艺术、提高中国人的审美水平为己任,内容包括美术、摄影、设计、表演艺术、音乐、收藏、艺术大师介绍、历史文化全角度展现等。 每月一次的大型文化策划,轻松解读文化现象,与您一起品味文化艺术之美;每月一次的重要艺术专题,与您共赏艺术经典
文集访问量: 10831 次
音乐列表
纸本设色193.2×106.4cm明陶成故宫博物院藏蟾宫,即月宫。传说月中有蟾蜍而得名。李俊民《中秋诗》云:“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此图绘高大桂树下兔子的不同姿态。其中一白兔前左脚提起,仰头凝视前方,另外两只灰兔旁立,顾盼生姿。兔子造...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四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枝、芋头、花生、萝卜、鲜...
提起月亮,人们随口就能说出嫦娥、玉兔、月蟾、吴刚等一系列人物。月神也有很多名字,多种化身。像道教称月神为夜明之神、太阴星君;佛教有月光普照菩萨、月光菩萨、月天;民间的有月宫娘娘、月娘等。关于月亮的传说,民间流传的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
赵启斌“徐熙画派”是五代时期诞生的一个花鸟绘画流派。徐熙是五代时期南唐人,他以清新洒脱的绘画风格与后蜀黄筌工整富丽的绘画并称于世,其风格又称“徐体”、“落墨体”。“徐熙画派”对后世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花鸟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
张光昌/1919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永江乡大坪村1组/1936年冬天,在家中四兄弟排行第二的张光昌入伍。“坐起火车往东走,坐了10天的火车,下车就打仗。”经当地志愿者确认,抗战期间,老人随国民革命军第70军19师走过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
李永翘于右任考察莫高窟1941年秋,兰新公路通车,国民政府检察院院长于右任闻知后,兴致勃勃地由陪都重庆来西北视察。10月5日,正是农历的中秋佳节,于右任在中央监察委员兼陕甘宁青新五省监察使高一涵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敦煌,并于当天赶到莫高窟。当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