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083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芳踪
  • 宋家园
  • 混沌虚空
  • 林沐风
  • 谷一
  • pchenf

摄影是一个媒介,是一种自我表现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摄影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使用这一媒介的摄影师。他们是艺术家,借摄影传达想法,表现观众无法表达的内容。他们的角色是帮我们正视习以为常的现实。乔-彼得·威金是个中好手,擅长揭示我们的现实、美梦和噩梦...

浏览全文 阅读(22322)
怀念张充和先生 2023-11-09 08:48

心中有静气的人,仿佛一生都在品茶,水是沸腾的,心是安静的。看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她沉静从容,气定神闲。2015年6月18日,一代闺秀张充和先生在美国纽黑文去世,享年102岁。看她年轻时的照片,穿素色旗袍坐在竹椅上,眼神清澈,端庄清丽,美如一块碧玉...

浏览全文 阅读(22310)

余思都说文学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正伟大的作品,总是在细节上极尽推敲,充满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的真实感。也正因如此,才会有那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从某个时代的作品中去摹想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哪怕只是白纸黑字的文字也会被视为“风俗画卷”。如果要从...

浏览全文 阅读(22298)
红楼长物 2023-11-09 08:48

刘黎琼长物,本指身外之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实为闲情玩物,却有无用之用,自古又有雅俗之分,实乃雅人之致。明代文震亨著《长物志》,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等12类,凡园之营造、物之选用摆放,纤细毕具,条分缕析,饶富玲珑妙趣。今人...

浏览全文 阅读(22261)

木小六林语堂说,一个中国人要是喜欢宝钗,他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若喜欢黛玉,那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其实同理,问黛玉和宝钗你喜欢谁,可能是个比较简单的感情问题;而问宝、黛二人你会选谁做老婆,则是个现实考量更甚的问题了。感情是直觉,现实是权衡。当我们以...

浏览全文 阅读(22226)
宝琴立雪画自成 2023-11-09 08:48

刘丽莎曹雪芹晚年生活穷困潦倒,而他又嗜酒狂放,朋友们常把他比作晋朝的阮籍。他甚至穷困到“举家食粥”的地步,常常要靠卖画来换酒喝。他的绘画作品当时很为朋友们所推崇。敦敏《题芹圃画石》诗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磈...

浏览全文 阅读(22257)

风之子《红楼梦》第十九回,在袭人探亲回来后,贾宝玉称赞袭人的一个表妹生得好,发问这么精巧的人物为何不生在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时,脂砚斋有一段很长的批语。这条批语给了贾宝玉一个定义:情不情。在批语的结尾,批语者是这样说的:“亦属囫囵不解,妙甚!”意思...

浏览全文 阅读(22185)
红楼痴人 2023-11-09 08:48

木小六《红楼梦》开篇借空空道人之口,说作者所述,不过是“几个异样女子”,“行止见识”皆出于“堂堂须眉之上”,但也只是“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这“或情或痴”,基本就是书中基调了。所谓“情”,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

浏览全文 阅读(22230)
红楼四味 2023-11-09 08:48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一部《红楼梦》,写尽了多少世间冷暖、儿女情长。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红楼梦》,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位曹雪芹。《红楼梦》内容浩繁,不同的人被赋予不同的主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鲁迅先生曾说过:『就因读者的眼光...

浏览全文 阅读(22241)

陈玉新纵览古今中外的文坛,写贵族生活,又有贵族生活经历的作家,寥寥无几。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他的《战争与和平》主要写的就是贵族人物和故事。但同样是写贵族生活的贵族出身的作家曹雪芹,却比托尔斯泰早出生了100多年,《红楼梦》也便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

浏览全文 阅读(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