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065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混沌虚空
  • 陈社昌
  • 爱农
  • 菊下香
  • 蓝欧
  • 宁星

在古人心目中,虎是威猛、威严的象征,人们畏惧虎的凶猛,又崇拜虎的力量,希望能借以驱邪避害或彰显威势。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古人逐渐将虎视为崇拜的对象,希冀通过虎的神力来保佑个人和族群。中国传统虎文化正是在这样一条道路上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虎文化的发展...

浏览全文 阅读(34568)
浓墨重彩绘山君 2023-11-09 08:48

文/张立峰虎的形貌,黄质黑章,斑纹霞绮,牙爪锋锐,吼声如雷。独行于深山密林中的猛虎,鸟兽避走、人畜震恐,俨然山中霸主、百兽之王。在蛮荒时代,善战尚武的先民无数次尝试征服虎,人与虎既相斗又共生;因其强悍、威猛,人们视虎为图腾,喜爱它、崇拜它,虎的艺...

浏览全文 阅读(34511)

文/东门之云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的构成规则概括归纳为“六书”,其中之一是“象形”,比如日、月等,这部分字是对自然物象的抽象模拟。“虎”字属象形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隶、楷、行、草,从象形图案逐渐演变为抽象的字符。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书...

浏览全文 阅读(34495)

文/胡建君古时人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识鸟迹虫丝而知幽明之故,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情。他们将百兽之王的虎奉为神明与图腾,并模拟其形态,仿效其吼声,创造了汉字“虎”之雏形。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虎”字,都是象虎之形,身长而有花纹,巨口大齿,利爪长尾,其读...

浏览全文 阅读(34456)
杜甫诗与甘肃虎 2023-11-09 08:48

文/陈晓斌一部艺术的避难史杜甫的诗号称“诗史”,可谓高度艺术化的“《史记》”。他将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高度结合,以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把身边的一切、天地间的万物,用沉郁顿挫的文学手法,凝结成文字艺术品。时代的变乱让杜甫不得已置身于险恶的大自然中,诗...

浏览全文 阅读(34362)

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为湖南醴陵所独创,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唐代,长沙附近的铜官窑已有釉下绿彩、褐彩的花鸟纹样。醴陵釉下五彩瓷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近100道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坯件成型后须经800℃素烧,以提高坯件的强度。然后对坯件进行彩绘图画,坯件彩...

浏览全文 阅读(34399)
唐三彩烧制技艺 2023-11-09 08:48

唐三彩是一种风格独特的陶器,盛行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所谓“三彩”,是指在白色素胎上饰以黄、绿、白为主的釉彩,表示多彩之意。因大批唐三彩珍品在洛阳出土,故又称“洛阳唐三彩”。唐三彩釉属低温透明釉,在烧制过程中,釉料熔化后会自然垂流,...

浏览全文 阅读(34306)
钧瓷烧制技艺 2023-11-09 08:48

钧瓷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始于唐,盛于宋,其独特的窑变技艺在中国陶瓷烧制工艺中自成一格。北宋徽宗时期,官府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区东北部设置官窑,为皇家烧制贡瓷。因其产地古代属均州,所产瓷器即名“钧瓷”。钧瓷之所以名贵,除了造型浑厚端庄外,还有两个特色:...

浏览全文 阅读(34226)

文于清“两千年前,张骞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去的探索征程,于是有了一个帝国沿着河西走廊金戈铁马的生动岁月和这条通道日后的别开生面。从走廊东西两端同时走来的学者和僧人,携带着古老的典籍和经书,穿越乱世动荡的年代,思想和信念依然生生不息。”——纪录片《河...

浏览全文 阅读(34163)

文摄影阿兹猫6月一个炎热的午后,我独自一人在科托尔古城中闲逛。餐厅庭院的葡萄藤下,品一杯白葡萄酒,再来一盘美味的海虹,一只小猫在我腿边摩挲。这样的美妙时刻在过去20年的海外旅行中不知重复过多少次,而这一次,发生在科托尔——黑山现存最完整的中世纪古...

浏览全文 阅读(3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