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是一份综合类艺术生活杂志。不为专业研讨,不是快餐文化,只为在机械年代,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带给读者高雅的情趣和至真至美的艺术享受。避免拘束,没有呆板,让您在都市的喧嚣中和家人一起经历视觉的奇妙旅程。这又是一本专注于文化、艺术、生活品位的高端杂志。创刊十年来,她以向读者介绍艺术、提高中国人的审美水平为己任,内容包括美术、摄影、设计、表演艺术、音乐、收藏、艺术大师介绍、历史文化全角度展现等。 每月一次的大型文化策划,轻松解读文化现象,与您一起品味文化艺术之美;每月一次的重要艺术专题,与您共赏艺术经典
文集访问量: 10748 次
音乐列表
迈珂·苏立文唐文化完全是个整体。我们从中国绘画文献知道,这个逐步繁华又转向衰败的戏剧化过程,对于唐代山水画的发展也没有例外。但要描绘这个过程是很难的事情。因为对这个时代,我们希望得到一幅非常清楚的画面,但事实并非如此。只要一提到唐代,我们马上会生...
鹿迅山和水分开了可以各自嵯峨澎湃,在一起又能协作孕育万物,像一对父母,给生态链里的每一位提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便利。也就是说,这一对从内部质地和外部形态上都呈现出对立关系的矛盾,偏偏彼此之间又融洽得体,能两两转化,进退授受,互为生机。这就是...
《游春图》传为隋代画家展子虔的作品。曾被清宫收藏,1924年溥仪将《游春图》与其他国宝带出宫,“九一八”事变后流入民间,成为抢手的“东北货”。后从东北流传入关,进入北京琉璃厂玉池山房马巨川之手。马巨川虽然也是一个鉴赏家,但他更是一个只认钱的商人。...
《六君子图》画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是倪瓒“三段式”构图确立最早的作品。号称“逸笔草草自娱耳”的倪瓒(1306-1374年),原名珽,字元镇,号云林、云林生等,常州无锡人。倪瓒不走仕途,可能是受其家庭的影响。倪瓒的上几辈人都是隱士,他接触的...
《雪竹图》传为徐熙的作品。徐熙,生卒年不可考,艺术创作活动大致在五代至北宋初年,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世为江南显族。善写生,凡花竹、树木、蔬果、禽虫之类,均擅长描绘,技法上长于落墨法。因为他的“落墨”气质比富贵气质的黄荃更具有飘逸的风格,形成“徐...
《五牛图》是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的代表作品。从后卷的题跋中可知,这幅作品被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收藏过,诸如赵构、赵伯昂、赵孟頫、孙弘、项元汴、金农等。在明代,曾几易其主,明末清初战争连连,散落民间,去向不明。直到乾隆年间,清宫开始在民间大量收集珍宝,偶...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晚年的代表作。清顺治年间该画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称《无用师卷》,原藏于北京故宫,1948年底被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元至正...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皇幸蜀图》传为李昭道所画。李昭道乃李思训的儿子,史称小李将军,生卒年不可考。主要绘画活动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年)。《历代名画记》和《宣和画谱》的李昭道条目下都没有记载《明皇幸蜀图》。这幅图画与其他唐代的...
《采薇图》传为南宋画家李唐的作品。画面中的两位老人是商周时期的贵族伯夷和叔齐,他们在首阳山上采食一种薇蕨植物。那么为何两位老人在首阳山上靠采薇维持生活,延续自己的生命?这后面到底隐藏着一段怎样的故事,而且还是南宋大画家李唐对此故事的描绘。让我们从...
中国古代绘画对空间的认识和处理并不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那样,具有理性的线性透视关系,而是具有自己的特殊方式,即横向展开。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绘画的长卷形式颇多,就是这个原因。但是,我們这里要讲的是用画中画的方式,来试图表现画面的空间关系。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