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月刊,属中国文联主管刊名为中国文学文艺界泰斗郭沫若先生题写。《民间文学》以刊载充满时代气息、贴近百姓生活的新故事及民间传统故事为主,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文集访问量: 15743 次
音乐列表
黄灿灿清嘉庆年间,太和有一家永裕当铺,掌柜的是个外乡人,姓王名瑞,人称王掌柜。此人聪明透顶,做事缜密。他看着铺子越来越大,人手不够,还需要找个能干的伙计。现有的几个伙计张诚、李实等人都不错,可惜都是老实头儿,商海如战场,关键时候他们怕是难为自己排...
徐凤清江南杨桥镇热闹的小吃街上,有家传了百年的李记面食店,从早春二月刀鱼起水到清明,一个多月专做刀鱼面。食客蜂拥而来,李家面食店名扬四方。这天阳光明媚,李记面食店来了个蓝眼睛大胡子的老外,一进门就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大声叫嚷:“喂,老板,我要来碗鲜...
颜士州话说民国年间,江南出了一位偷盗高手,姓马,人称马老头。此人集古今中外偷术于一身,什么瞒天过海,顺手牵羊,无所不精。更有一招绝活儿,取名“飞手擒天鹅”,神奇无比。马老头教的徒弟中最得意的有四个人。这个四人都跟着马老头姓,按年龄大小排行。马老大...
方冠晴黄锦霞一直站在小区门口发愣,这时,尝尝一眼看见了她,便大叫着:“妈妈!妈妈!”挣脱警察的手,跑了过来。黄锦霞本能地想躲避,但已经迟了。警察发现了她,走了过来,老远就问:“你是这孩子的妈妈?”黄锦霞没办法,只得站住,点了点头。“那我问你,”警...
云替清初,奉天府最出名的推拿师是个囚犯,人称撇子李。他本是被冤枉入狱的名医,给人推拿惯用左手,不管牢头、禁卒还是犯人,经他一通捏按,无不活了筋骨,说不出有多么舒服自在。撇子李年轻时混过响马,在山寨专为人接骨疗伤。如今下了狱,照样带着身三锥子扎不出...
郑凯应一、虎落平原南宋绍兴年间,战乱渐息,都城杭州迅速繁荣。因余杭毗邻杭州,为交通要道,终日人来车往,市井繁荣,颇具副都气象。这天中午,余杭县令秦勇刚吃过午饭,就听得一阵急促的鼓声传来。秦县令边往前堂疾走边嘀咕:“这鼓声惊天动地,又出了什么乱子?...
张明在中国历史上,诞生过无数杰出的巨人,他们或者名标青史垂范后世,或者因为留下了不朽的思想和文章而载入史册。探寻他们成功的足迹,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他们成功的背后,无不与一种家族内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有关。中国古代一直有着重视家教的传统,重视子女...
贺小波大半年前,方原的老婆在一起煤气爆炸事故中去世了。儿子方明才七岁,怕给他找了后娘受虐待,方原暂时没有再婚的打算。爷儿俩相依为命,日子虽艰难,却也不乏欢乐。这天,方原下班打开家门,立刻闻到一股浓郁的饭菜香味儿。他用力吸了吸鼻子,自嘲道:“莫非遇...
刘建平民国初,天津宝坻乡下住着一位种菊人王迟,在自家小花圃里育些菊花,就近摆个地摊卖盆菊。品种谈不上多好,但花色、形状善变,与别处大不相同,价格也不高,真可谓物美价廉,颇受当地人欢迎。一天,王迟家来了一位稀客,是他多年未见的老相识李义。王迟忙置办...
蒋玉巧湖南邵阳有个九公桥镇,镇子得名于一座桥,这里有个很有趣的传说。早年间,镇子上有位姓张的富户,平日好善乐施,扶贫济困,被乡里称为张善人。他家有一个叫郑老实的长工,得了肺痨,一天比一天消瘦,咯血不止,向张善人借了很多银两看郎中抓药,最终还是没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