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评论
《长江文艺评论》以“聚焦创作、研究问题、凸显批评、引领风尚”为宗旨,致力于开展积极健康、精准有效的文艺批评。 本刊敬重前辈,不薄新人,对青年批评家,尤寄望焉。本刊将搭建一个老中青三代批评家共同发声的平台,尤重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争鸣。要众声喧哗,不要万马齐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忠实贯彻“双百”方针,方有文艺批评的春天。
文集访问量: 6323 次
音乐列表
◆阎苏张春梅21世纪初,桌面角色扮演游戏《龙与地下城》和《指环王》(《魔戒》)系列电影在中国流行,恢弘震撼的西方奇想与气势磅礴的史诗质感令观众眼前一亮,这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和影视留下的幻想壁垒,西方奇幻主义浪潮席卷而来。那时我国网...
◆朴婕1945年歌剧《白毛女》公演后大获成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电影局提议将这部引起轰动的作品搬上银幕,以便进一步传播。[1]电影自1951年上映后取得了不俗成绩,截至1956年,全国6亿人中有5亿人观看过该片,[2]“不满百户”村子也可观看到《...
◆黄明姝何平“江苏文学”不单是地域文化造成的,但“江苏文学”在2019年短篇小说上呈现出来的繁盛态势,却是地域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地域文化不仅涉及传统意义上的非物质性精神遗产,也涉及期刊、高校、书店等物质性文化空间及其产品,涉及江苏相关的文艺...
◆黄鸣奋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文学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对于计算机潜能的憧憬。例如,1950年11月25日,美国作家冯内果(KurtVonnegut)发表标题为“EPICAC”的小说,描写同名超级计算机帮助用户写情诗。就在这一年,英国科学家图灵(A...
◆刘小波短篇在小说家族中是一种独特文体,无论是结构、语言、视角、情节、人物,还是细节、叙事、诗性、意味、意蕴、主题等等都具有鲜明的风格和文体特征。在中外文学史上,诞生了一大批短篇大师和经典之作。短篇小说曾风光无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坛内部各种文...
◆王士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新诗正在发生一些意义重大的变化,其中日常化应该是较为明显的变化之一。日常化相对于神圣化、精神化、精英化等取向而言,与当下、与此时此地的生活有更为密切的关联,它并不排斥彼岸关怀和形而上追求,而是反对一味地凌空蹈虚,更强...
◆卢桢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常生活逐渐进入诗人和评论家的理论视野。他们有意识地摒弃与意识形态勾连颇深的“大诗”写作和“英雄”情结,转向更为贴近生活本真的个人化叙事方式,着力强化诗歌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将西方美学话语的日常生活理论与跨世纪的新...
◆刘波新世纪以来,迈克·费瑟斯通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已成为中国社会文艺的整体趋势,虽然没有像过去那样形成大规模的运动,但它对于重塑国民的审美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个人化写作的全面转向,文学的主题也日渐由革命年代的英雄主义和崇高美学,逐渐“向下”进...
◆黄卓航2018年,湖南卫视推出的综艺节目《幻乐之城》,以全新的创作理念实践了综艺节目的新业态,整体呈现出了艺术元素叠变交糅的风貌。与以往的综艺节目相比,《幻乐之城》依托于精彩的编导创作,描绘了诸多现实情境下人们真情流露的故事文本,以“一镜到底,...
◆屈定琴刘萍娉电视剧类型化是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双重驱动所形成的程式和惯例,对电视剧的创作模式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在高速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中,类型化创作是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宫斗剧作为电视剧题材类型,以古代皇宫中皇后嫔妃之间的争斗为主要叙事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