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评论
《长江文艺评论》以“聚焦创作、研究问题、凸显批评、引领风尚”为宗旨,致力于开展积极健康、精准有效的文艺批评。 本刊敬重前辈,不薄新人,对青年批评家,尤寄望焉。本刊将搭建一个老中青三代批评家共同发声的平台,尤重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争鸣。要众声喧哗,不要万马齐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忠实贯彻“双百”方针,方有文艺批评的春天。
文集访问量: 6310 次
音乐列表
◆张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孟庆星在书法批评实践活动中,鉴赏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鉴赏活动将书法理论与书法创作实践贯通起来,同时也将书法创作者与作为接受者的观众连接了起来。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再好的作品也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从观众这一端来说,如果没...
◆张天弓华中师范大学长江书法研究院编纂的“书法经典赏析丛书”篆隶楷行草五卷本,即将再版合卷本,幸逢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贺信》明确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
◆徐勇陈彦的《主角》毫无疑问是近年来现实主义的巨大收获,其语言的鲜活、形象的生动、结构的缜密、故事的曲折和内容的厚重,都令人印象深刻。作为编剧,陈彦不同于一般的作家的地方在于,他会让故事在一波三折和跌宕起伏中展开,他的小说读起来妙趣横生,特别能抓...
◆叶立文一在中国当代文学界,茅盾文学奖从来都是批评家进行历史叙述的一个切入点。每逢大奖揭晓,各种学术话语便汇聚于斯,或以得奖作品的经典化问题为契机,总结某一时段内的创作成就;又或以评奖机制、社会舆论和市场反应为推手,寄寓当前文学“往何处去”的价值...
◆刘天琪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基础、人民素质与传播媒介等要素的日趋成熟,人民群众在时代的大变革中获得了物质和精神上更多的自由。通过文学,通过个人书写,群众逐渐探索和形成了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有了认识和想象中国、反映自己生活的诉求,群众自发性写作悄然...
◆桫椤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来揭示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在当下的时代生活和文学场域中,“网络文学”已成高频词汇,对与之有关的作品、作者和现象等的议论,不断创造出社会热点和焦点话题。进入网络时代,社会交流方式和信息媒介载体因技术...
◆李雪梅近年来,以非专业人士为创作主体的写作呈井喷态势,无论年龄和职业,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作者”。在文艺大众化视野下,以范雨素、余秀华、许立志等大量新工人和农民为代表的群众写作,可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工农兵写作构成一种互文性。这里所说的“群...
在文艺大众化视野下,以范雨素、余秀华、许立志等大量新工人和农民为代表的群众写作,可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工农兵写作构成一种互文性。这里所说的“群众”主要指当下社会中没有受过系统教育、文化层次不高的底层大众,包括农民、新工人和城市市民等,所谓“群...
◆毛季慧燕七的诗不是写得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简单干净的。《鲸鱼安慰了大海》是一本诗画集,其中收录燕七诗歌138首,老树先生画作30幅。诗画集分为三辑:“我们一起站在山坡上开花”“野花唱歌给自己听”“星空给我留了位置”。燕七捕捉生活里细微的快乐,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