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评论
《长江文艺评论》以“聚焦创作、研究问题、凸显批评、引领风尚”为宗旨,致力于开展积极健康、精准有效的文艺批评。 本刊敬重前辈,不薄新人,对青年批评家,尤寄望焉。本刊将搭建一个老中青三代批评家共同发声的平台,尤重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争鸣。要众声喧哗,不要万马齐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唯忠实贯彻“双百”方针,方有文艺批评的春天。
文集访问量: 6256 次
音乐列表
◆叶李2022年3月,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红色诗歌经典概论》,该书是主编李遇春及其团队在庆祝建党百年华诞、踏上新征程后向中国共产党奉上的献礼之作。这本著作既富有学术含量,又传达出编写者积极呼应当前社会文化发展大势、回应主流文化价值建构中文化命题、...
◆舒辉波陈智富一、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莫言陈智富(以下简称“陈”):祝贺你的长篇小说《逐光的孩子》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是继报告文学《梦想是生命里的光》获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后的蝉联获奖。请谈谈获奖感受吧。舒辉波(以下简称“舒”):2...
◆孙正国中国教育传统的伦理指向,是教育人从自身出发,以家庭教育为原点,以血缘伦理为范式,不断融入社会,适应多维角色的塑造,做一个社会人际和谐的、有用于国家、民族的人。先秦以来的官学与私学,不断强化君子教育理想,“士大夫”阶层得以培养。无论招贤纳士...
◆林继富马培红中国故事学体系建设离不开众多学人的砥砺奋进,刘守华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成绩卓著,先人一着[1]、可点石成金[2],为中国民间故事学理论体系建构作出了奠基性贡献[3]。自1956年他在《长江文艺》发表《论民间讽刺故事》,就开始对民间...
◆肖远平“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终不可谖兮”,是每一位见过刘守华的学人刻骨镂心的记忆。刘守华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事必躬亲,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学术研究中潜心钻研、苦心孤诣,徜徉于丰富多彩而又独具魅力的民间故事中,引前沿、填空白...
◆黄永林2022年9月15日晚,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我国著名的故事学家、民间文艺学家、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守华先生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组委会的颁奖词为:“翻山越...
◆李玮文学批评如何面向急剧变动的文学场?这是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面临的重要问题。新世纪以来,“文学”的存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是,从微信公众号到新浪微博等自媒体文学蓬勃兴起,网络文学以及周边衍生、剧本杀、新歌词体等“文学”样式层出不穷;另一方面...
◆苏勇新世纪以来,散文在创作形态上日渐多元,而诸如文化散文、原生态散文、新感觉散文、在场主义散文等概念的轮番出场,本身意味深长地表征着文化领域对于当代中国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基本事实的雀跃回应。那么作为一种贴近日常、作为一种我之所见、作为一...
◆陈善君湖南军旅文学作家龚盛辉,用心用情用功创作的重大科技题材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中国北斗》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引起文学界及其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北斗系统及其建设应用本身就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正如本书作者龚盛辉所概括的那样:“中国北斗,组织千...
◆十三维被诋毁的塞万提斯的遗产小说是什么?为什么小说在现代世界里会越来越复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许不仅关乎文学本身,更关乎我们当下的生活,和人类历史与未来的道路。在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创伤后,20世纪哲学家、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在去世前谈到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