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369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龙富金
  • 宁星
  • 爱农
  • 呆金庭
  • 陈社昌
  • 北侨三叔

杨照(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100871)山水诗在南朝的繁荣学界研究颇多,主要讨论山水审美观念的形成,并以谢灵运、谢朓、何逊、阴铿等诗人为代表,探究山水诗艺在南朝的变化过程。这种方式能够梳理出山水诗在南朝的发展情况,但还不能完全说清山水艺术...

浏览全文 阅读(22651)

王四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一问题的提出“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曹丕《典论·论文》中的名句。它高度颂扬了文学的价值,向来为人所称道。曹丕所说“文章”有具体的内容。《论文》云:“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

浏览全文 阅读(22592)

谷青(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何为“俗”?《说文解字》解为:“俗,习也。”段玉裁进一步解释为:“习者,数飞也,引申之,凡相效谓之习。”这里的“俗”指的是风俗习惯,《周礼·大宰》云:“礼...

浏览全文 阅读(22654)

倪博洋(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110)以韵校词法浅议倪博洋(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110)音韵学研究成果早已被人利用到古籍整理中去,而词作为一种特殊韵文,以韵校词则可事半功倍。以一字之韵部与词人用韵比较是最常见的校勘法,应引起词籍整理者之...

浏览全文 阅读(22658)

祝云珠(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宋代词体诗化理论和雅化理论是宋代词论中的重要理论,而针对同一个人的词学理论,有的评论者认为是诗化理论,有的批评者认为是雅化理论,是否诗化理论就是雅化理论呢?各自有什么特点?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何?笔者...

浏览全文 阅读(22622)

冯仰操(中国矿业大学中文系,江苏徐州221116)歌谣仿作与地方启蒙冯仰操(中国矿业大学中文系,江苏徐州221116)《湘报》有七首以“歌”为名的歌谣,借鉴民间歌谣的形式,向本省底层民众灌输有关湖南的时事与新学。此类歌谣是近代歌谣仿作的先声,与当...

浏览全文 阅读(22610)

汪洋(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25)辛弃疾《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

浏览全文 阅读(22557)

周洋(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论陈散原七律的用典艺术周洋(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陈散原诗风被陈衍目为“生涩奥衍”,其中“奥衍”之论与陈散原诗之用典艺术密切相关。而其七律自成陈衍所谓之“散原体”,在其各体诗中成就最著。...

浏览全文 阅读(22538)

汪莹,张子璇(1.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外语学院,上海201418;2.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23)张明华《文化视域中的集句诗研究》指出集句诗的审美特征在于“多重矛盾的对立统一”,看到集句诗“体现出‘亦庄亦谐’的审美趣味”,均是有得之...

浏览全文 阅读(22500)

徐礼节(巢湖学院发展规划处,安徽合肥238000)论高密诗派领袖李怀民诗学的雅俗观徐礼节(巢湖学院发展规划处,安徽合肥238000)李怀民是清代高密诗派的领袖。他秉承“崇雅黜俗”“化俗为雅”的传统,针对现实认识与创作误区,在扬弃前人观点的基础上,...

浏览全文 阅读(2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