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韵文学刊
《中国韵文学刊》是中国韵文学会和湘潭大学学联合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以繁荣中华学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探讨中国韵文的特点和发展演变的规律,研究诗词曲等中国韵文的作家和作品,并酌登少量现代和当代的韵文创作。
文集访问量: 3695 次
音乐列表
周焕卿(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2)?经典与接受:常州词派后期的转变——从姜夔、吴文英到苏轼周焕卿*(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常州词派前期师法姜夔、吴文英,后期则推崇苏轼,这一转变有其内在的必然性:1....
王子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31)“传奇词客,按旧谱以翻新;唤起古人,俾现身而说法。”(清·李光庭《乡言解颐》)点出了古戏今演、现身说法的戏曲传承路径。《牡丹亭》问世以来,就有着多重的理解、阐释与衍生,它的传播与接受始终也与...
赵德坤(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四川宜宾644007)黄庭坚谪居黔戎时期对杜甫的文学接受赵德坤(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四川宜宾644007)黄庭坚对杜甫的文学接受,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两个层面展开。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被贬之前,主要从诗...
杨景龙(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安阳455000)?《花间》词的文本解读问题杨景龙*(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安阳455000)在校注《花间集》的过程中,对《花间集》五百首词作逐篇加以疏解,可发现不少《花间》词文本及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
王娟(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陈水云《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一书,研究中国词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说及朱祖谋、王国维和胡适三人对于词学现代转型的影响。其实,如再往前追溯,中国词学史上的最后一个流派──临桂词派,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
祝秀权(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223300)《诗经》“四始”说辩正祝秀权(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223300)《诗经》“四始”说源自于《毛诗大序》,《史记·孔子世家》“四始”说与《诗大序》“四始”说具有相同的含义。《诗经》“四始”的概...
温瑜(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词研究综述温瑜*(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自20世纪以来,中国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词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明确以“哀悼诗”为题写作的著作、学...
李博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广东珠海519087)《花间集》是中国第一部文人曲子词集,产生于乐舞风行的后蜀时期。就词体文学的形制而言,此时小令、中调、长调皆已有之,但《花间集》在编选之时,则多择小令。前人曾注意到《花间集》编纂上的此种特征...
王雪(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诗债论王雪*(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唐前虽无“诗债”一词,但是文人的诗歌创作中已出现与之相关的观念。“诗债”一词最早出现于白居易的诗歌,最初单纯指欠他人之诗,后来内涵有所扩大—...
田欣欣(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广东佛山528000)进入文本、突破文本、超越文本——传统诗词教学的三个重要层面田欣欣(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广东佛山528000)传统诗词教学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进入文本,传达作者的生命体验;第二,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