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
《长城》大型文学期刊由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1979年6月创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厚重沉实的刊风,典雅与朴拙共存,大气与锐气并举。三十多年来,《长城》始终致力于打造全国优秀文学平台、思想平台。汇集名家力作,突显新锐实力;发自生命,抒写真情;以多元形式,挖掘丰富的人性内涵,闪耀平凡中的人性光辉。《长城》多年来所标举的名家栏目“双月观察”“文情关注”“生命迹寻”“记忆学术”“世界人生”“喧嚣深处”“二十世纪”“文学品质”“编辑与80年代文学”“矮纸斜行”“新世纪:文学现场”“经典作家重解”“文事新说”“域外读
文集访问量: 3940 次
音乐列表
高维生一守护在里尔克身边的海玛尔利医生,看了一眼表,记住悲痛的时刻。1926年12月29日,凌晨3点半,诗人在他的怀抱中停止呼吸,离开这个世界。诗人生命的温度渐渐地离去,不肯闭上的双眼依旧圆睁。屋外野性的风,发出疯狂的尖啸,天空落下的白雪,掩盖一...
张新颖一、酉西会馆、琉璃厂、前门大街、京师图书馆沈从文到北京第二天,按照通信地址,去西城某条胡同找大姐和姐夫。开门的正是大姐夫田真逸,见了他很惊讶,问:为什么到北京来?他回答说,在军队里混不是办法,要来读读书。田真逸哈哈大笑。进屋见了大姐沈岳鑫,...
王琪琪考察当代文学中的革命者形象,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从“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时期文学中推崇的“高大全”式的英雄,到80年代以来逐渐还原为更为复杂、也更为真实的人的形象,在革命者神圣性消解的同时,背后显露出的是与常识相异...
刘诗宇无论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还是从近代西方传来的哲学与社会学角度,说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中的革命者形象,人们似乎更容易想到格非《人面桃花》《山河入梦》里类似陆秀米、张季元、谭功达那样的角色。他们怀揣着乌托邦理想,才学、胆识兼备,有诗人般...
施冰冰自鲁迅在《药》中隐晦地描写了女革命党人夏瑜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革命者形象可谓汗牛充栋,这一形象总是伴随着历史的风起云涌与家国的兴旺盛衰。在现代作家的笔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背负着兼济苍生、拯救民族于水火的重任;愤然离家反抗旧制的觉...
赵亦然孙犁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独特风格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他在革命队伍中成长,在解放区写出了代表作品,并一度凭借《荷花淀》《芦花荡》等清新明快的短篇被标举为战时民族精神的代表,向来被视为正统一派作家。然而,在战后确立的革命话语体系中,“根正苗红...
张清华“革命”一词,在汉语中源出《周易》。就词源学意义看,它经历了一个从中性到政治化和道德化的过程。在英语中的“revolution”,其词根“revolve”源自拉丁文“revolvere”,指天体周而复始的时空运动。因与“revolt”(叛乱...
张学昕一1997年,叶弥发表了中篇小说《成长如蜕》,那一年,她三十三岁。她一上手,就显示出与同辈作家不同的小说意识、精神取向和美学气度。她生于1960年代的中期,但是,她的写作形态和路数,既不与“60后”作家相近,也与“70后”作家风格迥异。即使...
田建民《一觉》是鲁迅《野草》系列散文诗的第23篇,即最后一篇,写于1926年4月10日,与《淡淡的血痕中》一起发表于1926年4月19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75期。鲁迅在《?骉野草?骍英文译本序》中说:“奉天派和直隶派军阀战争的时候,作《一觉》,...
这一次,我们的话题将从海外作家薛忆沩表现移民经验的长篇小说《希拉里、密和、我》(载《作家》杂志2016年第5期)开始。正如同小说标题已经明确告诉读者的,希拉里、密和以及“我”,乃是这部长篇小说中的三位主要人物,故事就主要发生在他们三人身上。薛忆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