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享有良好声誉的著名期刊。目前月发行量800万册,居亚洲和中国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位。自创刊至今,共发行近15亿册,发行量连续14年位居中国第一,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文集访问量: 19780 次
音乐列表
〔美〕理查德·耶茨/文陈新宇/译钱的事,我从没想太多,因为我一直想要的是天分——如果有一点点我就很满足。不过,我想这两样有点像,拥有其中之一便会让你与众不同。生而有其一能带给你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可是它们都要求无穷无尽的责任。如果你忽略它们,...
理发剪完头,理发师问我怎么样,我沉默了一会儿对他说:“你高兴就好。”青年才俊“兄台毕业于哪所学校?”“不才毕业于纽伊斯特。”“那是名校啊!”“过奖了。敢问阁下?”“布鲁弗莱。”“哇,也是青年才俊,前途无量。”我从旁边走过,目不斜视,切,不就是新东...
一边是马云,一边是星云。——中产阶级被撕扯的人生:一边是创业故事、财富、梦想、活着就要改变世界的热血燃烧;另一边是大师们的劝世恒言,人生本修行,万般皆身外,何必苦苦相争关键在于怎么卖。——导演高群书说,越来越不知道什么是好电影了。烂电影也可以有很...
卢国斌上中学地理课时,我曾问过老师:“热带地区日照时间长,降水比温带充沛,植物繁茂,有些在温带只能收获一季的作物,在热带甚至能收获三季。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什么大多数穷国还都在热带地区呢?”我当然不会满足于地理老师给出的诸如黑奴贸易、列强...
黄昉苨我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种植物受过这么热烈的赞扬,就像诗人歌颂一位胜利凯旋的大英雄。19世纪的英国农民兼时事评论家威廉·柯贝特写下这样的语句:“现在流行颂扬马铃薯,或者吃马铃薯。人人都一起来颂扬马铃薯,全世界都喜欢马铃薯。”谁能想到,这个其貌不...
李浅予他叫张峨,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民间泥塑艺人。说起来,他的从艺经历还和同学栾来宗有关。那时他们在同一家私塾读书,栾来宗喜欢画画,而他则喜欢用泥巴捏小人小马。一天,趁先生不在,栾来宗画了一幅画,内容是先生外出,怕孩子们淘气,便留了一份作业——背书。...
王锋1927年春日,南京郊外的晓庄来了一群外乡人。他们在荒野上开垦,搭建茅草屋,修厕所,盖礼堂,造图书馆,建宿舍。领头人是陶行知,中国平民教育先驱。陶先生1917年从美国学成回来,1922年受蔡元培邀请任教北大。目睹国家民间教育的清冷景象,他寝食...
杜献洲想获得和平,必须了解战争。——李德·哈特一、武器机关枪、铁丝网、战壕、坦克、毒气、战斗机、潜艇、汽车……这些在今天的战场上仍能看到的名词,全在一战时“成名”。一战的大背景是工业革命,如同今天的信息革命。工业革命带来军事变革。从一战来看,军事...
葛红兵一个朋友携子到新加坡读书。他儿子参加了新加坡教育部组织的智力测试,成绩非常好,新加坡教育部允许他的孩子报考新加坡最好的11所中学。新加坡承认人有不同的智商,因而有不同的潜能。他们把最好的教育资源留给那些智能高的学生,把一般的资源给一般的学生...
岑嵘假如有一份工作,钱多、活少、路近,你自然会乐开了花,但这样的工作只存在于完美的假设中,或者你有个很厉害的爹(包括干爹)。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权衡这些因素呢?在我们年轻的时候,钱多可能是第一位考虑的。但如果你只是冲着钱去,恐怕也很难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