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选刊
《民间故事选刊》民间文学刊物。以搜集整理和发表国内外民间故事为主。《民间故事选刊》是中国唯一的精选古今中外故事佳作的月刊。艺术性强、知识面广、趣味性浓、文图并茂、装帧精美、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文集访问量: 6639 次
音乐列表
◇文/马未都周末去乡下休息,傍晚时分在路边散步。正当我惬意地与朋友微信聊天时,一只马蜂毫无征兆地冲向我的左手,没等我反应过来,重重地蜇了我的手背,差一点儿让我扔了手机。紧接着一团五六只马蜂向我快速袭来,黑黄相间的身体看得清清楚楚,我心里明白,只要...
◇文/李良才图/周欣欣1975年3月,我被分到南京军区某部高炮三连。打小就以米饭为主食的我吃不惯部队的面食。一天,我望着那难以下咽的馒头,只咬了一口便随手将它扔在潲水桶里。谁知,刚吃过晚饭,连队就吹起紧急集合号声,指导员张九龙将全连干部战士带到荣...
◇文/罗鸿图/段明三墩镇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因“墩上花木丛生,墩下河水相连,河上石桥相接,居住四季宜人”的特点,吸引了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大家来到三墩镇,总会感到惊讶:这里为什么会叫这么奇怪的名字呀?人们发现,三墩镇上有三个大土墩,分别叫文星墩、灯...
◇文/苏伦巴根很早以前,在松花江西岸哈达山下住着一户人家,老两口带着一个儿子,儿子才七岁,名叫少布。这孩子古灵精怪,谁见谁喜爱。那时候,虽然满山都是飞禽走兽,满江都是肥鱼大虾,可因为他们是奴隶,是世世代代给王爷打鱼的渔奴,打了鱼要如数地交给王爷,...
◇文/邢国琳图/段明早年,滏阳河发源地下游二十多公里处,有一个水运码头,来往船只能通天津,河水清澈能见鱼儿游动,岸边芦苇被风一吹不时飞出水鸟。两岸水田每年能收一季稻米,大米籽饱粒大,晶透如玉,做出饭来香糯好吃。不知是哪朝哪代,县府把码头大米上了贡...
◇文/甘柳梧图/段明很久以前,九曲溪畔有一位老农夫,他酿造的米酒醇美甘洌,只要酒坛一开,武夷山就三天三夜都飘荡着浓浓的酒香。种田的乡亲喝了老农夫酿造的米酒,干三百六十五天活儿都不觉得累;赶路的喝了老农夫酿造的米酒,走九千九百里路都不觉得辛苦。人们...
◇文/钟叔河明朝初年,一位监生出身的官员当了都察院的都御史。科第出身的御史们看不起他,约了几个即将出差到外省去巡按的,一同去请他做训示,想试试他的斤两。谁知他竟毫不推辞,立即接见,放大声音讲的重话却只有两句:“从这里出去,不要使人害怕;回到这里来...
◇文/侯睿哲29岁时,梅兰芳忙里偷闲,约几位挚友到香山小憩几天,既为切磋技艺,也为寻幽览胜。有一次,他在一个幽密之处,发现一方掩映在绿荫之中的巨石,一时兴起,即在巨石上写下一“梅”字,又在左下方写了“兰芳”两个小字,后来人称“梅石”。当时写字的地...
曾国藩天资并不聪颖,但他肯下苦功。年少时,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中背书,一篇拗口的文章连读数遍,他也没背下来。不想他的“愚笨”惹恼了一个人,此人是个贼,已在曾家窗外等了很久,本想等房中的人睡着,进去偷点儿东西,没想到曾国藩就是不睡。贼在窗外听了半天,...
◇文/赵盛基李世民是一代明君,房玄龄是一代名相。房玄龄为李世民尽心竭力,李世民对房玄龄信任有加,二人是一对好搭档。而且,君臣搭档,非常默契,相得益彰。贞观二十一年,太宗李世民临幸翠微宫,暂住了一些时日,宰相房玄龄留守京城,打理朝政。其间,李世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