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选刊
《民间故事选刊》民间文学刊物。以搜集整理和发表国内外民间故事为主。《民间故事选刊》是中国唯一的精选古今中外故事佳作的月刊。艺术性强、知识面广、趣味性浓、文图并茂、装帧精美、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文集访问量: 6644 次
音乐列表
◇文/黄平洋曲县地势险要,山高匪多,历朝历代都在此设营驻军。嘉靖年间,奸臣当道,朝政腐败,洋曲驻营已多日没有发放军饷,兵士怨声载道,幸亏百户方显信平日治军有方,体恤下属,才没闹出大乱子。这天,两个兵士在外执勤,又冷又饿,于是生火取暖。忽然一只鸡蹿...
◇文/徐树建图/段明大沙镇不算大,不远处的大沙山是座大山,绵延起伏几百里,重峦叠翠,山势陡峭,令人闻风丧胆。之所以令人闻风丧胆,是因为山里一直盘踞着一伙强人,为首的强人叫沙狼,心狠手辣,彪悍无比。他领着一伙亡命之徒杀人越货、打家劫舍,来无影去无踪...
◇文/董川北“老板,称1斤五花肉。”邱老师对守摊的男人说,“我打算做红烧肉的,您帮忙切块好的。”“好嘞!”油光满面的男人乐呵呵地手起刀落,将一块五花肉扔上台秤,说:“1斤3两。姑娘,再给你添点儿,称1斤半吧?”邱老师急忙摆手:“别!老板,我说了只...
◇文/江小鱼汪同学30年前名校毕业,20年前离开事业单位,自己开了公司。他为人仗义又好热闹,经常做东组织同城的老同学聚会。一呼百应,人缘颇好。用汪同学的话说,自己挣钱容易点,大家都乐呵乐呵。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了,心安理得了,还当面戏...
比尔的割草机坏了,他想换台新的,就把旧的送到了垃圾场。工作人员告诉他,要回收这台割草机得付50美元。比尔舍不得花这笔钱,就把割草机带回了家。那天晚上,比尔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把割草机放在了前院的路边,盘算着有人可能会偷走它。第二天早上,割草机果然...
◇编译/王瑞泽一天,一位牧师来到一家饭馆吃午餐。饭后他要结账,饭馆老板说:“我不能收你的钱,因为你是个好人——你在为上帝工作。”牧师高兴地离开了饭馆。第二天早上,当饭馆老板开门营业时发现门口摆放着12部《圣经》。不久,一位警察进来吃午餐,当他准备...
◇文/邱仙萍图/段明父亲和母亲同岁,两位老人在80岁那年,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把老房子拆了,用一年时间盖了新房。80岁的父亲,每天和工匠们一起在工地上忙活,搬几块砖,递个扳手、凿子、斧头什么的,连扫个地都是乐呵呵的。本来是外包活儿,不用管饭管...
◇文/一苇宋朝时候,江西九江有个书生,名叫王龙泉。有一天,他坐在屋檐下看书,忽然听到一阵“嗡嗡”声,抬头一看,只见一只大蜜蜂由远而近飞来,一头撞在檐前的蜘蛛网上。那只蜜蜂身形壮硕,肚子又圆又大,虽然翅膀被粘住,但它挣扎了几下,眼看着就要飞出去了。...
◇文/于志军图/段明传说,西晋的时候,有个人名叫王佑,是当时的名士,官做到了散骑侍郎,却很清廉。有一次,王佑病得很重,医生都说没法治了,他便与母亲诀别。诀别后,王佑听见有个通报客人姓名的人传话说:有客人来拜访,他是某某郡某某乡的某某人,曾做过别驾...
◇文/刘殿祥图/段明这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临江镇还是一个几百户的小集镇呢,那里住着个开饭馆的柳四。柳四这个人见便宜就贪,鬼得脑瓜子裂璺,坏得脚跟儿冒脓。他雇了个伙计叫王祥,为人老实厚道,凡事都让别人三分。柳四这个馆子因为是独一份,买卖挺好,天天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