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较文学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本刊是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承办并严格实施双向匿名审稿制的中英双语国际学术期刊,每年四期,于3月、6月、9月、12月30日出版。发表关于比较文学、比较诗学和比较文化等领域之原创性学术论文及书评文章;此外还设有比较文学年度报告、专题综述以及访谈等栏目。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文集访问量: 1881 次
音乐列表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湮没无闻,晚清汉语基督教小说自2000年以后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新兴学术亮点。以美国韩南教授(PatrickHanan)《19世纪中国的传教士小说》(TheMissionaryNovelsofNineteenth-Ce...
InStacyAlaimo’slatestfull-lengthstudy,Exposed:EnvironmentalPoliticsandPleasuresinPosthumanTimes,Alaimocontinuesherinterests...
Provocative,playful,andenlightening,SimonEstok’sTheEcophobiaHypothesisawakensustoourselveswithbothcompassionandwisdomabouta...
乐黛云北京大学刘耘华上海师范大学时间:2018年5月18日下午4点至6点30分地点:北京大学朗润园乐黛云先生住宅录音整理:赵栩(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刘耘华(以下简称“刘”):乐先生,您好!我这次与几个年轻人北上,是打算替我们...
吕超天津师范大学1961年,美国学者亨利·雷马克(HenryRemark)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一文中,明确提出将“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列作比较文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此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理地位逐渐确立。二十年后,该文中译刊于《...
周云龙福建师范大学形象学在比较文学学科萌芽时就已经产生。早期形象学研究的真正命题是确立观察的(民族)主体,即谁在观察谁或谁被谁观察;与此相应,其知识立场则是一种现代的、经验的形象真伪区分。然而,这一饱含着民族国家热情的欧洲中心主义在20世纪70年...
赵周宽西安外国语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经过三十余年的筚路蓝缕,已经成为不断激发人文学科范式革新的引擎学科。三十余年来,文学人类学立足比较文学园地,不断打破学科疆界,以跨语际的言说吸引着越来越多笃学深思者加入到研究队伍中,并催生了多学科融汇的...
郑晔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一书详尽全面地描述了我国建国六十年间在翻译研究领域的成果。本文将接续调查2009—2018年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论文、专著和会议等,按照成果比重先后罗列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梳理近十年来中国...
秦立彦北京大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一向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重中之重。过去五年,这一领域亦取得了斐然成绩。本文将对这一时间段内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其成果、走向、问题域与方法,发现新的增长点。最突出的成绩是钱林森、周宁主编的《中外文学交流史》丛书...
赵渭绒四川大学随着中国学者成功申办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中国比较文学的国际影响日益明显,中国学者提出的变异学研究、跨文明研究、译介学研究等学科理论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国际学界所认可,从而为国际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做出独特的贡献。下面从学术活动与学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