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源
2009年7月,漾濞县文联创办《核桃源》文艺月报;2013年,《核桃源》文艺月报成功转办为大16开112页的同名大型文艺季刊;2014年改办为双月刊。从月报到季刊,到双月刊,几年来,《核桃源》文学平台始终坚持小刊物、大视野,小平台、大格局的办刊方针,推优秀作品,办优质刊物。2015年,《核桃源》杂志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文艺期刊,主编常建世被评为优秀编辑。
文集访问量: 7654 次
音乐列表
三色堇初冬的生命体透过病房蓝色的窗帘一株落光了叶子的榉树在光秃秃的苍白中茫无所获一声鸟语和一粒雪的低语让我在冷瑟中收回了凝视的目光远处,教堂的钟声惊飞了一群渡鸦扑棱棱,扑棱棱……它们略过塔尖,略过孤独的冷杉我难以掩饰这病态的兴奋苍穹下,大地接受了...
江离在海边灯光晃悠,我们在海边小镇喝酒,正奇、立成、我还有沈越那像是在很久以前。灯光晃悠,我们说起我们叫做梅泾的家乡,学校那巨大的银杏树,一次又一次,我们以各种方式猜测过今天,欢娱的少年时代结束了,像杯中的灯光晃悠涌动的海面上的四块礁石。外面是海...
蓝野暮色黄昏,我坐在几棵黄栌下多么安静的时光啊我一个人坐在这里,看暮色如沉沉大幕就要将白天关闭光芒渐退。天空划过星星点点难以描述的光亮,我似乎看见了时间的模样。天地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转动心中剧烈冲撞的人世传奇,瞬间黯然失色寂静正午的山谷,寂静和阳光...
刘忠书2021年关键词:地震,疾病,温暖,感动。2021年是最难忘的一年。这一年里,突如其来的“5.21”6.4级地震。在一片惊慌中我坚守岗位、抗震救灾;这一年里,我突发疾病,5次入院,2次手术,奔波在医院成了常态……一年多的时间里,身心倍感疼与...
刘春花木工,曾在我们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建房起屋,打造家具都离不了。一个手艺精巧的木匠会名传方圆百里,受四村八寨的尊敬。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现代化机械代替了传统的木工制作,木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甚至消失并被人们遗忘。在房屋建筑领域,钢筋水泥...
杨丽君“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当我们还沉浸在炎热、雷雨的夏日天气时,南方的秋已悄然而来。秋之韵是那早市上青翠欲滴的梨子,是那被秋风染黄的山峦,是那一泓清澈的溪流,更是那凌霜开放的秋菊。一、去看,那山那云“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秋天...
杨佳燕中国的纸扎艺术是将扎制、贴糊、剪纸、泥塑、彩绘等技艺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最初源于丧俗。彝族的纸扎起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祭祀活动,后逐渐成为庆祝节日的一种装饰艺术,也是一种人们用来缅怀故人、慰藉悲伤情绪的方式。在漾濞县苍山西镇,仍然有一些村落保留...
杨纯柱一2010年初的一天下午,大理大学张锡禄教授,在漾濞县政协退休干部范忠俊陪同下,带着一位操大理下关口音,看上去五十多岁模样(后来得知是已届花甲)的男子来找我。张教授介绍这位儒雅的男子名叫曹晓愉,是曾在民国时期担任过漾濞县县长的曹子英的小儿子...
罗廷辉如果站在石门关看普义山,看着很远,很远,云遮雾罩,朦朦胧胧。而站在普义山顶看石门关,看起来又很近,很近,近到很想捡起块石头,抡圆了手臂试试能否扔到金牛。如果把普义山延伸到顺濞河谷的山梁看做是一条腿,那么义阿扎山顶就是膝盖,而五里坡只是个脚掌...
马泽平最后一次遇到可可,是在离城郊不远处的几棵垂柳下。那是五月末,也可能是六月初,总之是在某个周末的早晨。难得没有刮风,路边偶尔会因为车辆通过而搅起灰尘,旋即纷纷跌落。柳枝条秩序井然地绕着皱巴巴的老树干垂落,可能因为前几日下雨的缘故,此刻,它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