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坛
《当代文坛》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文学类核心期刊。《当代文坛》主要设有名家论坛、对话与交锋理论探索、创作研究小说面面观、作家与作品批评与阐释、诗歌理论与批评海外文坛、海华文学之窗散文艺术谭、女性文学论博士论坛、文艺论著评介影视画外音、艺术广角等栏目。
文集访问量: 8133 次
音乐列表
祁丽岩摘要:王安忆的非虚构写作是一个被遮蔽已久的文学空间,它呈现出不同于虚构性写作的另一种景观,是一个真实的血肉的存在,是通往作家内心深处的一座桥梁,它摈弃了小说艺术中惯常使用的虛构和想象等艺术手段,用朴素硬朗的笔尖一丝一缕地解剖城市的深层纹理,...
张则天摘要:通过对王安忆作品的评论分析,发现影响其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往往是其周围的环境和事件,显然她是一个“境遇”论者。王安忆对境遇的设置往往带有隐喻,在原生境遇和继发境遇中对人的意识、个体精神、人生观进行多元化拆解和建构,人物在螺旋式境遇下形成个...
陈思和摘要: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伊始之际,有两部重量级长篇小说横空出世:一部是贾平凹写乡村的《古炉》;另一部是王安忆写上海传统工艺顾绣的《天香》。《天香》不仅是王安忆个人创作历程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标志了新世纪以来当代长篇小说所能够达到的高...
周磊摘要:“地域”和“区域”都是对地表空间的人为划分,有着诸多的共同点。地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区域,其划分偏重自然地理因素,具有静态性;而其他类型文学区域的划分则偏重人文因素,具有动态性。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地域间自然地理因素的现实限制越来越...
王金黄摘要:地理感知是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是文学创作者对天地万物的心理化感应以及对人地关系的观念性感知,是一切自然现象和以地方为生存基础的人类活动在作家和诗人感官系统上的客观投射与审美观照。在微观维度上,地理感知以即时或间接的方式,...
主持人语:文学地理学是一门由中国本土学者提出与发展起来的一门文学研究的新学科,也是最近十多年以来在中国兴起的一种批评与研究文学的新方法。文学地理学研究实践虽然自古就有,然而文学地理学至今仍然没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也缺少一整套的批评术语与学术概念,从...
吴俊李音李音:吴老师好!从2011年您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成功竞标以来,差不多历时八年,2017年底12卷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丛书终于全部面世,这可以说是近年来整个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和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樊星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既有温柔敦厚、清静无为的精神,也有尚争、好斗的风气。体现在史书、文学作品中的野蛮叙事、欲望叙事都昭示了中华文化的复杂性、矛盾性。当代诗歌界此起彼伏的粗鄙风、小说创作中的欲望叙事与暴力叙事,代表了当代文学的野性主题、...
谭旭东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现代意识、人道主义的思潮和童心主义的观念,借助政府对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重视,而得以再现与张扬。新时期之初,儿童文学迎来了自“五四”以来的第二次崛起,其比较强劲的势头一直延续到1990年代,但1990年代并没有进入繁荣...
王一川摘要:改革开放40年历程深刻地解放了中国艺术门类和中国艺术学学科。与中国艺术门类潮的经历相应,中国艺术学学科经历学科恢复与重建、学科开放与发展、学科升“门”及学科门类开垦与耕耘等时段。当前中国艺术学学科门类面临一系列差异化困扰:艺术实践—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