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41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倩雲
  • 宋家园
  • 藍光雨
  • 龙富金
  • 孤独玫瑰
  • 芳草斜阳时

张起摘要:当代小说自1980年代中期变革开始迄今三十余年,这场源自改革开放引发的小说叙事变革,符合文学变革的基本规律,即社会变革促进小说变革。作为当代小说三十年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格非小说全面反映了这三十年文学的进步历程,他的小说创作时间轴可以...

浏览全文 阅读(25938)
归来的叙事 2023-11-09 08:48

王元忠摘要:时代境遇、个性并及青春期写作特有的“身份认同”焦虑,成就了格非初期小说写作的先锋特色,但是,正如反传统也是一种传统一样,中国作家、汉语写作的基本属性,潜在决定了格非写作与传统本质上的难脱干系。其后,顺随时代的变化、成长际遇特别是自我反...

浏览全文 阅读(25937)

张清华摘要:当代小说与精神病理学有密切的关联,小说在某种层面成为了“精神现象学”(病理学)的例证。很多作家的创作都可以印证,格非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的很多小说走进内心世界,探询隐秘的精神世界,通过小说叙述,达到精神治疗。这其中以《傻瓜的诗篇》最为...

浏览全文 阅读(25858)

宋雯摘要:20世纪90年代的父子倫理叙事从“人民伦理大叙事”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真正的自由伦理个体叙事。90年代小说中的父亲给人一种更加日常更加真实的感觉,他们不再像五四文学那样常被拿来做旧文化的象征,也不像先锋文学中的那样,为了印证“暴力”“人性...

浏览全文 阅读(25833)

摘要:肖洛霍夫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小说家,《静静的顿河》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本文从写作原则、人道精神、复杂性与中间性、悲剧性、景物描写的调性与意味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作者伟大的人格和成熟的写作经验。关键词:《静静...

浏览全文 阅读(25816)

摘要:在“后文化”时代,随着审美自律性的解构、审美主体的死亡和审美理想、审美深度、个人风格和情感的消亡,以及“批判距离”的消弭与消费主义的兴起,既有审美话语阐释失效,审美成为“后审美”或“反审美”,从对生活的诗意批判和现实拯救变为形式创新甚至符号...

浏览全文 阅读(25766)

程光炜张亮一工作坊的缘起和现状张亮:程老师好!据我了解,能否请您简单回顾一下2005年起开设“重返八十年代”文学课堂博士生工作坊的最初想法?程光炜:我在台湾开会,看到那里不少大学的研究所,采取欧美大学学术工作坊的形式培养研究生,对我颇有启发,这样...

浏览全文 阅读(25709)

朱立元四其次,从阐释学目标和前提条件的不同加以比较。上面已经提到,贝蒂的阐释学目标与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比较接近,就是解释者要按照具有客观自主性的解释对象(作者精神的客观化物)的内在逻辑去重新认识、理解它。而伽达默尔明确不同意贝蒂这种认识论的解释目...

浏览全文 阅读(25719)
方言的力量 2023-11-09 08:48

刘火摘要:方言叙事是四川小说近百年的传统。但城市化使小说情节以及由此生成的小说结构、模式、价值取向很有可能产生隔膜和间离。方言的使用使得钟正林的小说在乡村、厂矿、机关三者图景书写中保持着一致。关键词:四川方言;方言的质感;乡村书写随着城市化和工业...

浏览全文 阅读(25721)

范藻摘要:贺享雍的《乡村志》是一部多卷本反映农村生活的系列长篇小说,目前已经出版《土地之痒》《民意是天》《人心不古》《村医之家》《是是非非》5卷,该系列小说揭示了贺家湾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在现代化进程中和城镇化时代背景下,表现出来的...

浏览全文 阅读(2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