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93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香灵儿
  • 小泥巴
  • 爱农
  • 谷一
  • 风怪儿
  • 李椿
论“元轻白俗” 2023-11-09 08:48

摘要:元轻白俗是苏轼对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诗歌风格的评价。笔者从作家生活、审美观念、时代风气等方面入手,结合相关诗文作品,旨在探索二人尚俗、写实的文学创作理念和艺术特色。关键词:“元轻白俗”尚俗写实“元轻白俗”这个评价最早出现在北宋文学家苏轼的《...

浏览全文 阅读(27694)

摘要: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了“无待”的自由,自由即服从自己,不受外力束缚,体现了一种“自适其性”的审美的人生。庄子的这种审美观,在西方哲学家康德的著作中也得以呼应。庄子与康德都认为美具有无利害性、主体性。关键词:庄子康德审美无利害自由游戏对审美...

浏览全文 阅读(27622)

摘要:本论文结合潍坊科技学院“农圣文化与国学经典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对地方文化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耦合逻辑与具体的实践途径予以阐述。关键词:农圣文化国学课程实践途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从哲学思想到礼仪规范,从家国情怀到民风...

浏览全文 阅读(27563)

摘要:预设触发語是预设的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列文森(Levinson)对预设触发语的十三种分类为理论依据,选取俄罗斯有代表性、知名度较高的广告语篇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俄罗斯人的语言习惯,探索预设触发语在俄语广告中如何达到“劝说”的目的,如何作用于...

浏览全文 阅读(27470)

摘要:《中庸》是四书之一,是中国典籍的重要代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输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中庸》第一个翻译高峰时期的两个重要译本——陈荣捷和休中诚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从译者视野、哲学观点及语言特色等对两个译本进行分析,总结两位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

浏览全文 阅读(27325)
重言“忧”义字略辨 2023-11-09 08:48

潘雪杨顺先摘要:古人在抒发“忧”时的不同遣词映射出不同的心境,体现出不同词汇的不同价值。本文立足于前人注释,就《说文解字》中下属心部含“忧愁”义的重言词进行意义辨析,发现具有相同的上位义的各词间仍存在程度与侧重点的微殊。所有的义位之间都不是整齐排...

浏览全文 阅读(27211)

摘要:鲁迅的“狼”情结,不仅在鲁迅小说的研究方面不容忽视,而且在鲁迅思想的研究领域,也应该值得关注。鲁迅作品中的“狼”,除了作为象征运用的意象之外,也是鲁迅思想内容的侧面折射,鲁迅与狼的关系始终贯穿着自然与非自然的主客观两条线索,而这正是中西方文...

浏览全文 阅读(27125)

摘要:古诗词教学与鉴赏之间的开裂处,或可以诗人专题的方式来弥补。在专题中浸润和体悟,去触摸历史的风尘、感受时代的余温,以情理的体会取代技法的训练,也许能够开出古诗词教学的一条小路来。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杜甫诗人专题古诗词的教学向来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

浏览全文 阅读(27111)

摘要:《侍坐》作为《论语》中最具文学色彩和完整结构的一章,集中反映了孔子在教育教学思想上的独特造诣。以教育叙事研究为切入口,可以在还原课堂情节的基础上,探析孔门教育的特点及启示。问题情境式的课堂导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拥有独特留白的点评环节是...

浏览全文 阅读(27111)

摘要: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自发表以来在评论界引起广泛的讨论。一方面,文本自身通过象喻、重复和语境等手段达到“含混”与“朦胧”的特性,以及利用叙事学技巧构成内部释义张力;另一方面,文本之外的读者“解码”环节体现出审美生产的“主体间性”特...

浏览全文 阅读(27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