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学术版
《名作欣赏·学术版》学术版,侧重于宏观的学术研究,其内容为古今中外作家、作品评论和中西批评理论解读。欢迎有新见、有深度的文艺批评、影视评论和中西方批评理论解读的学术论文及书评。学术版稿件要求按照本刊学术论文格式,并附“摘要”和“关键词”,将“作者简介”附于文末。
文集访问量: 11942 次
音乐列表
吴重阳摘要:金仁顺的《春香》脱胎于《春香传》,《春香传》作为朝鲜半岛的古典文学名著被世人熟知,但金仁顺的《春香》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者模糊时间,又“神化”空间,创造出令所有生活在南原府的男子向往的香榭。在这部小说中,有很多外来者的形象,他...
摘要:《心灵外史》是石一枫深度探究社会问题的一大力作,小说直抵国人最为隐秘的精神世界,巧妙运用一虚一实两条主线揭示了国人的“生存危机”与“信仰危机”两大主题,既关注了国计民生,也关注了精神信仰。本文就结合这一长篇小说展开论述,深究石一枫笔下的中国...
摘要:从1980年的《西望茅草地》到后知青时代的《日夜书》,韩少功在小说中书写了丰富多元的音乐内容,主要包括民歌民谣、民间乐器和音乐家、“革命”红歌,以及现代流行歌曲和卡拉OK等内容。从小说的艺术价值来看,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文本内涵,也有着丰富人...
摘要:白孝文是小说《白鹿原》塑造的一个重要形象。小说讲述了他从有威望的族长继承人,沦为浪子、乞丐,再到后来步入仕途的人生历程,体现出他自我、本我、超我的冲突。本文借助精神分析理论,解读他在力比多压抑下的超我显现、阿尼玛投射下的本我释放和“弑父”下...
摘要:王蒙的小说《春之声》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进行叙述,与20世纪80年代初对文学观念变革的要求相契合,同时预示了一种新的文体规范的形成。通过“意识流”叙述,作为形式的“感觉”在小说中显现,特别是作者对听觉独特的感知方式,使得小说富有一种流动的...
摘要:乡土文学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在文学史上的每一个阶段都发展出了不一样的特点,然而当今的乡土文学却面临着“乡土终结”的质疑。这一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乡土文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出现的停滞。笔者将从叙事传统的限制、作家...
摘要:《明末学风与诗学》一书以明末与学风之间的关联为立足点,打通文学与思想及诗学与学术之间的关系。从更深广、更系统的视野中来重建“明末”理解视域,关注文学发展中的连续性,突出明末的特殊性。确立重回历史语境的研究方法与立场,通过研究对象的自我呈现,...
摘要:昭君出塞发生于西汉元帝时,“昭君和番”作为文学母题在汉代即已产生,此后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关注,咏昭君的诗歌数量众多且各具特色。明代咏昭君的诗歌有上百首,主题鲜明且蕴含时代特色,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反映士人的畏祸心理;关注人的个体生存及欲望;...
摘要:元好问诗歌中有一类别有趣味的题材就是有关儿童的,它借由成人的目光来对儿童进行了审视,呈现了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元氏对儿童的关怀和期许,又通过对儿童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在曲折变幻的时代下自己内心的万千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深情眷恋,满怀着对儿童与童年...
摘要:王充的“真美”文学观在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起到过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过于追求真实性,大力批判虚构与夸张,对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客观看待其中的局限性,正确认识文学真实性与虚构性之间的关系,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