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87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宋家园
  • 南山2020
  • 蓝欧
  • 爱农
  • 李椿
  • 香灵儿

蒋雨晴摘要: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是主人公杨飞作为亡灵在现世飘荡七天的故事,看似以死后七天的经历即一种线性时间和事件的发展作为其叙事依据,空间只是作为背景和外壳服膺于时间之下;然而从空间的角度来考察,可以发现这部小说有很多精彩和独特之处,比如空...

浏览全文 阅读(23589)
一场关于土地的嬗变 2023-11-09 08:48

况俊未摘要:“二流子”群体随着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瓦解而出现,又在随后的社会变革中几经变化。无论是“二流子”群体本身,还是对它的文学叙述,都深受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影响。传统土地关系的坍塌造成了“二流子”的出现,而“二流子”在新时代的演变则反映出土地...

浏览全文 阅读(23577)

周晓婷邹志远摘要:李佩甫的《生命册》,追溯了城市和乡村之间五十多年的改变和发展。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破败乡村中的各异人生;第二章为欲望城市中的人性挣扎;第三章为城乡对话的意义。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深入探究李佩甫对当今城乡问题的思考。关键词:...

浏览全文 阅读(23587)

袁江怡摘要:民俗书写是《这边风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且与政治书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将王蒙的民俗书写纳入现代小说民俗书写传统,可以发现王蒙的民俗书写是现代小说民俗书写传统的一部分。再回归小说,可以探讨出民俗在《这边风景》中的审美内涵。关键词:...

浏览全文 阅读(23624)
时代症候的乡土表征 2023-11-09 08:48

薛冰摘要:中国乡土文学自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来,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与特征。孙惠芬在小说《后上塘书》中,立足于上塘村这一小镇,通过一场死亡案件引发的一系列的反思与救赎,向读者展示了当下现代化背景下乡村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掠影。...

浏览全文 阅读(23640)

陈宏摘要:《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诗歌清新质朴、凄婉悠长。短短九十九个字的诗歌,用柔柔的蒹葭和可望不可即的佳人倩影营造出一个如梦似幻的飘渺之景,从而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思和猜想。本文试从美学风格和哲学精神对《蒹葭》进行赏析。关键词:《蒹葭...

浏览全文 阅读(23647)

朱迪摘要:对于《国风·卫风·淇奥》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对于其中“竹”的意象的分析解读,竹作为审美意象最早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这篇《淇奥》,其主要是以竹的高洁品质来比喻“君子”的高尚情操。本文主要是从一个动态的过程去观照“绿竹”的成长过程与“君子”品行...

浏览全文 阅读(23650)

张瑶摘要:《诗经·郑风·子衿》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小诗。本文主要从颜色美、情感美和含蓄美三方面展开赏析。关键词:青青美颜色情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浏览全文 阅读(23665)

摘要:《歧路灯》是一部以“浪子回头”为主线的长篇教育小说,当中的四位家塾师者对主人公谭绍闻的影响很大。作品通过对四位师者的形象塑造,体现出为人师表的自身修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歧路灯》启示我们:师风师德建设从古到今都是教育史上最重要的一笔。关键...

浏览全文 阅读(23651)

王邦焕摘要:从古代“养气论”的角度看,“大散文”的“大气魄”和“大境界”源自“气”的生成和发展。贾平凹以古代文人的修身养性之道“养气”“蓄气”,形成具有“大气魄”“大境界”的“大散文”。本文通过梳理“养气论”的发展历史,探讨贾平凹“大散文”中“气...

浏览全文 阅读(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