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学术版
《名作欣赏·学术版》学术版,侧重于宏观的学术研究,其内容为古今中外作家、作品评论和中西批评理论解读。欢迎有新见、有深度的文艺批评、影视评论和中西方批评理论解读的学术论文及书评。学术版稿件要求按照本刊学术论文格式,并附“摘要”和“关键词”,将“作者简介”附于文末。
文集访问量: 11878 次
音乐列表
摘要:学界对苏轼诗、文、词的研究很深入,但忽略了对其墓志铭的专题研究。苏轼墓志铭现存十四篇,其独特之处在于创作中体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苏轼的墓志铭进行研究,探讨其艺术特色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关键词:苏轼墓志铭艺术特色...
摘要:1950—1960年代,粤港两地冲破冷战竹幕相继合拍了不少电影,其中有八部潮语片,在学界鲜引人关注。本文从“政治与政策、选材与主题、演职人员、资金来源、拍摄制作、发行放映”整个电影业流程,初探该时期粤港两地的潮语合拍片。考察冷战时期粤港两地...
摘要:在“词为艳科”的花间集里,隐逸词可谓是集中之别调,其中尤其以李珣的隐逸词为代表,不仅数量多,而且突破了张志和写渔父形象的传统。他的笔下,隐逸的形象不再是单纯的渔父,而是文人、渔父、求道者的三重叠合,在意境营造上是画境与仙境的叠加。关键词:隐...
吕菊摘要:《世说新语·文学39》虽然是一则比较普通的故事,却综合性地折射了魏晋时代的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清谈风气、夙惠、佛与玄、慷慨的美学追求、对言说的重视、情感审美化和门阀氏族的教育理念等,应当引起更多的关注。关键词:清谈夙惠佛与...
王晖摘要:徐訏努力在现实与虚幻之间营造适度的审美距离,用异域的漫游、鬼域的奇遇、俗世间的巧遇所造成的空间隔阂来传达对真、善、美的企慕,作品是情感与理想的混合,具有别样的风情。关键词:审美距离漫游奇遇巧遇隔阂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审美距离架设让徐訏的作...
赵玲玲黄履媛摘要:中国古典诗学“拙”范畴,在其长期历史发展中获得多种质素,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意蕴和文化张力的审美范畴。“拙”范畴不仅被古代文人广泛运用于文艺创作理论中,而且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理念和人生态度。研究“拙”范畴,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人在文艺创...
摘要:美国德裔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五号屠场》被誉为“美国后现代文学的里程碑”。小说采用了独特的互文艺术、虚实结合以及不确定的叙事模式等后现代历史书写手法,以拼贴式的小说叙事话语建构了二战期间英美盟军对德国文化古城德累斯顿实施地毯式轰炸的...
摘要: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里,“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中国现当代小说创作将这一现象纳入视野中,鬼是人的威胁,也是人的工具;是客观的观察者,也是主动的参与者。鬼在人的生命认知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将世俗生活复杂化,并俯瞰人不自知的境地。鬼魂叙...
施文佳王成军摘要:“不可靠叙述”是当代西方叙事学理论的“一个中心话题”,本文以修辞叙事学的研究方法,从叙述视角和叙事语调的角度探讨芥川龙之介在《竹林中》中体现的不可靠叙述性,并结合费伦所提出的“不可靠叙述的六个亚类型”,对文本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芥...
刘晶摘要: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了鄂温克族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彰显了作者的民族关怀。在叙事过程中,作者通过设置悬念、意义转换等叙事策略,在有限的文本中囊括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心理、文化等等,以叙事为纲,以民族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