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84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蓝欧
  • 骆雪
  • 易梦
  • 幽林飞鸟
  • 孤树
  • 小泥巴
诗意般的生命吟唱 2023-11-09 08:48

林莹秋摘要:伍荔霞的文集《风中雨路》,散发着温和、敦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也蕴含了她对生命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感悟,传递出力透纸背的深沉哲思,是喧嚣繁杂的世间缓缓流淌的一股清流,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关键词:伍荔霞《风中雨路》文化内涵审美感受伍荔霞的这...

浏览全文 阅读(22262)

李琛摘要:诗人王单单出生于云南镇雄,“生命”是他很多诗歌的主题。其诗歌扎根于大地,诗中对于生命意识的体悟、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注,以及其诗歌外形的独特审美与内在关乎生命的诗情、诗韵、诗味的独特之美,都是对中国当代诗歌审美的极大程度的提升。细品其诗,...

浏览全文 阅读(22293)

班红梅摘要:新批评立足文本,提倡对文本进行细读,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新批评的“张力”“悖论”“含混”“反讽”来分析臧克家的经典之作《有的人》,从一个新的视角再析鲁迅的伟大、恶人的卑微,在对比中警醒后人应...

浏览全文 阅读(22312)
古典诗学的现代转化 2023-11-09 08:48

车晨阳摘要:在百年曲折进程中,西方资源对中国新诗的影响固然不容置疑,但是我们对于中国新诗与本土文化、传统根基的关联却缺少足够的重视。《氓》与《致橡树》无论是在女性情感意识、感伤情绪的承续,还是抒情方式方面都具有可比性,通过对这两首诗的比较,可以窥...

浏览全文 阅读(22367)

邢蕊婷摘要:苏轼的词论散见于其题跋、序引以及宋人所写的词话、笔记等中,言语简约且观念新颖。以苏轼所作词序为研究对象,能够在写作方法、题材内容以及词体功能等方面窥探出苏轼“以诗为词”观念的具体表现。但苏轼的“以诗为词”并没有泯灭诗词之间的界限,从词...

浏览全文 阅读(22384)

秦姣娟摘要:在陈谦的跨域书写中,以本土和异域为文本背景,二者指涉已经发生置换;中国“本土”广西在作者的追憶和叙述中转为异域,而“异域”美国则成为小说世界里人物所努力生活的“本土”;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花果非飘零,灵根在自植,每一个海外华人正努力...

浏览全文 阅读(22430)
悖论、危机与转型 2023-11-09 08:48

黄馨瑶摘要:关于如何评价王朔及其小说创作,学术界一直存在一种两极化的倾向。除了不同文学观念的碰撞之外,王朔小说创作中本身所具有的“出走”与“返乡”的悖论也是这种两极化倾向出现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处于王朔创作转折点的小说《看上去很美》为切入点,来具体...

浏览全文 阅读(22425)

吴忆南摘要:死亡叙事在文学叙事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许多小说家都致力于对死亡的探讨。本文将对《白鹿原》和《活着》中的死亡叙事进行分析,以期有所收获。关键词:《白鹿原》《活着》死亡叙事死亡,一直是一个基本的、现实的,却又充满神秘感、神圣感的话题...

浏览全文 阅读(22405)

王雪颖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以降,莫言小说的欲望观大体上有着从野性欲望的张扬到欲望的净化的嬗变轨迹。在80年代,莫言盛赞野性生命欲望实则是对新崛起的感性生命现代性伦理的认可,而进入90年代乃至新世纪,社会文化语境为个体欲望的复苏提供了充...

浏览全文 阅读(22415)

田雪菲摘要: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萧红在陪都重庆的生活与创作常常一笔带过。本文试图对萧红在重庆的创作进行梳理,着眼于其创作题材与陪都语境的内在呼应,具体表现为大轰炸的创伤记忆、战时语境下知识分子的逃离、下江人群体的文化冲击以及对郊区底层民众的命运思考...

浏览全文 阅读(2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