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99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谷一
  • 孤独玫瑰
  • 沂河渔翁
  • 南山2020
  • 香灵儿
  • pchenf

摘要:本文从“地坛”这一意象出发,分析史铁生在地坛中关于生命的思考,母爱的思念、自我命运的救赎和人类根本困境的拯救。对史铁生来说,地坛是生命永恒的见证,是母爱深邃的见证,是精神成长的见证。关键词:《我与地坛》地坛生命精神救赎《我与地坛》是一篇抒情...

浏览全文 阅读(24005)

龙杰李建雄摘要:柳永《满江红》词写词人船行桐江严陵滩,见山川秀美、村落恬静、渔人欢快的生活,引起词人羁旅漂泊的厌倦而起回程、归隐山林的念头。但在词的结拍词人又产生了矛盾,究竟是归去呢还是像王粲那样建功立业。其实柳永的归隐只是旅途寂寥凄清的一念而已...

浏览全文 阅读(23989)

摘要:钱锺书先生论陶渊明诗的显晦问题时,举出并驳斥了蔡宽夫、李审言二人之观点,认为杜李韩三人并非不重陶渊明诗,但未详细展开。实际上杜李韩三人就像唐代众多诗人一样,并不是不重视陶诗,而是不懂欣赏陶诗。及至宋朝,宋人开始从更加多样的角度剖析品味陶诗,...

浏览全文 阅读(23992)

摘要: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十分重要,因为现当代文学作品表达的是人们的思想与情感,相当多的作品反映的思想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联,在教学中借助文学作品进行育人教育需要一些恰当的方式方法,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参与应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做人教育...

浏览全文 阅读(23990)

摘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中的悲秋名作。而关于这支散曲的意象选择、意象排列、意象内涵却一直缺乏深入有力的分析。本文通过细读曲词,发现马致远在每句的意象选择上,往往保持感情基调的一致性;而在句与句之间又形成一种“哀—乐—哀”的情感循环,...

浏览全文 阅读(23963)
形式·话语·审美 2023-11-09 08:48

摘要:小说《李双双小传》与电影《李双双》都是十七年时期的优秀艺术作品,它们都担负着时代文艺政策给予的政治教育使命。与小说相比,电影通过不同叙事形式、叙事空间和修辞手法创造了时代新人李双双。作为以“人民公社”经验为表现对象的影片,在历史发展中,李双...

浏览全文 阅读(23990)

摘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的史诗》都以女性视角描写女性,讲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追求独立、追逐爱情,挣扎、反抗、妥协交织的一生。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陌生女人与田苏菲,她们二者有着相似的成长环境和情感经历,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和结局;究其深...

浏览全文 阅读(23983)

摘要:对沈从文《萧萧》与铁凝《孕妇和牛》中的女性主人公形象、成长历程和成长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两篇作品中出现的“学生”“石碑”等意象的文化象征意义所指。关键词:《萧萧》《孕妇和牛》女性成长文化象征沈从文《萧萧》写于1929年,铁凝《孕妇和牛》...

浏览全文 阅读(23921)
隐逸与变迁 2023-11-09 08:48

摘要:《方丈记》与《徒然草》皆为日本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二书均为日本著名的随笔著作。虽产生的时代背景各异,但二书作者却有着相似的人生体验。两位作者一方面寓情于物,在自然中体悟美的真谛,寻觅内心的安宁与静谧;另一方面又在变迁中发思古之幽情,叹生命之...

浏览全文 阅读(23974)

摘要:蹇先艾是杰出的乡土文学作家,通过对贵州风俗、地理、经济和下层劳动人民的描摹,他的作品传达了启迪民智和反军阀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受时代环境和人生历练的影响,作家的创作思想会随之发生改变。《水葬》是其成名作,通过对1927年初版本和1981年选集...

浏览全文 阅读(2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