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如果是人物的介绍偏向于通过人物和历史的结合来判断结构以及特点。
文集访问量: 12041 次
音乐列表
摘要: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以王昭君作为主题和形象的诗词却远远超过其他三位。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王昭君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还因为其多舛的命运。我国古代的诗词中,描写王昭君的数量非常之大,据《青冢志》记载,与王昭君诗词有关的书籍就有两百多...
摘要:柳永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其词作中百分之七十的作品以女性为描写对象,歌妓形象即为其中一类。柳永深入歌妓的生活圈,一改前代、同代诸多词人对妓女狎邪玩弄的态度,或为歌妓代言,抒发她们身世遭遇之苦;或从男性角度,给予她们同情与理解,相较以...
王敏杰陈蓓蓓摘要: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和诗词,他的词作现存于世的仅有五首,但各有韵味,表达出他内心真挚的情感。范仲淹的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情景交融,境界开阔;语言晓畅,直抒胸臆。关键词:范仲淹词作艺术特色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
摘要:李贺诗风格独特,历代对其评价和接受度皆有不同。刘辰翁作为中国古代诗文评点第一人,评点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李贺的诗集。从此书中可窥刘氏诗文评点观之发端,对于研究李贺和刘辰翁的评点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关键词:李贺刘辰翁评点歌诗诗学观刘辰翁(1232...
摘要:《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东城高且长》两篇,都运用了抒情主人公听曲感心的抒情模式。笔者从两诗的抒情方式切入,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发现两首诗歌有着以高耸的建筑起兴、在单向抒情模式下突出时间的瞬时感与空间的距离感、直抒胸臆的悲鸣与对生存...
薛怡然摘要:李商隐诗歌中弥漫着浓重的感伤意绪,成为晚唐诗歌感伤意绪的代表。置身“悲涼之雾,遍被华林”的晚唐,经历着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压迫,李商隐用一切无法常驻的眼光看待世事盛衰和人世荣落,伤逝不仅以具体人事的方式大量出现在诗中,更作为精神意...
摘要:意识流小说产生于20世纪初,它以意识的流动过程为小说的主要内容。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到灯塔去》正是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本文从意识流小说的源起、《到灯塔去》中的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与小说主题等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探析出这部以进行...
摘要: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在小说《时时刻刻》中塑造了三位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通过从年代、后代和伴侣等三个方面的情节设置解读该作品,读者可以了解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女性主义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迁。关键词:女性主义时时刻刻情节设置解读小说《时时刻刻》...
摘要:希斯克利夫是《呼啸山庄》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置身于19世纪英国社会等级观念与世俗偏见之中,希斯克利夫在遭遇了一系列情感重创后,人物个性逐渐呈现出“迷失”的主要特征。在他复仇计划的实现过程中,人性的善却又伴随着周遭的改变而再次萌芽,并最终实现...
摘要:百年来人们对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自杀身亡的结局无不扼腕叹息,然而对于造成这个家庭悲剧的原因至今莫衷一是。本文试图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揭示安娜死亡之谜,安娜被传统思想道德的压抑导致其人格结构三个层次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