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如果是人物的介绍偏向于通过人物和历史的结合来判断结构以及特点。
文集访问量: 12062 次
音乐列表
摘要:当代青年诗人纳兰集诗歌创作、诗歌教学与诗歌评论于一身,可谓是“为诗而诗”之新人。纳兰的诗集《纸上音阶》以美学之问、信仰之求、哲学之思引领中国当代诗坛。在文化全球化视域下,文坛新秀奠定了当代诗歌的主體性、文化创意与哲理风格。纳兰以诗之作颠覆历...
赵忠富刘芳摘要: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吏治最混乱,官员贪腐现象最普遍的一个朝代。沉抑下僚的元杂剧作家,对于吏治混乱和官员贪腐所带来的危害有着切身的体会,他们以饱蘸血泪的妙笔,画出了一轴元代官场的怪相图卷,权豪官吏的经济腐败、政治腐败、生活腐败都在这里得...
禹文永卓光平摘要:田沁鑫导演根据萧红小说《生死场》改编的同名话剧对原著进行了大幅改编,并对其情节进行了剧场化的处理,其中就包括对萧红小说独具一格的动物意象的延用。田沁鑫将萧红笔下的动物移植到话剧中,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与动物相似的生命形态,将...
牟易卓光平摘要:话剧《生死场》是导演田沁鑫根据著名作家萧红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作品。在继承原著对于生死这一命题的聚焦外,田沁鑫还重新搭建了人物关系,以两个家庭为主线,将新生与愚昧、剥削与反抗、侵略与觉醒这三对主要矛盾串联起来,化解了原著结构松...
摘要:《候鸟的勇敢》是迟子建的最新力作,小说以候鸟迁徙为背景讲述了瓦城这座东北小城的浮云烟尘,展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繁杂迷茫的现实生活。在小说中,作家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等方面来揭示小说中浓厚的生态关怀意识:自然生态的描写反映了作家对秀美自...
时常拿着唐诗与宋诗一起读,唐诗的句子嚼着嚼着,脑海里的影像就接踵而至,画面美不胜收,却总是个无声电影;宋诗捧在手里,啃着啃着,心里响起了很多声音,絮絮叨叨,摸着黑进一陋巷,七拐八扭,忽然天光粲然,身心通透澄明。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
金星摘要:21世纪以来,由于纸质文献查阅更加便捷,复得民国文献数字化开放索取之契机,彭家煌散落在民国报刊上的诸多作品得以呈现。今按童话、杂文、小说等三个部分补辑彭家煌集外二十篇遗文篇的目录,以期推进《彭家煌文集》的全面修订工作。关键词:彭家煌集外...
摘要:贾琏是《红楼梦》塑造的一个复杂的人物,他表面惧内,背地拈花惹草,乃至浪荡成性。然而,尚不失善良底线。贾琏的人性与堕落是由社会和家庭诸多原因造成的,他的放纵声色、玩世不恭说明了荣宁二府走向没落的必然,贾琏的“非意淫”也是从反面阐述作者的“意淫...
摘要:苏州古典园林是文人寄情山水的产物,是隐逸文化的载体。隐逸文化促进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文人的隐逸思想深深地植入了苏州古典园林的营造之中,主要渗透在古典园林的造园立意、意境营造、空间布局等方面,体现了隐逸的思想情怀和文化精神,园林和隐逸两者息...
摘要:中国古代文人的两种生活常态就是入仕和归隐,陶渊明和范成大都从仕途中退出,归隐田园,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田园诗,成为田园诗人。他们两位诗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当时殊途同归,回到田园,陶渊明“躬耕自资”,而范成大是“旁观者清”,归隐田园后的诗人通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