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如果是人物的介绍偏向于通过人物和历史的结合来判断结构以及特点。
文集访问量: 13233 次
音乐列表
黄根生李尚朝是我认识十多年的师友,其人品、诗品在同时代人当中,堪称佼佼者。他的诗歌,正如他在《一支蜡烛闪着微光》{1}中所说的一样,像“一支蜡烛,像钟声,在静静的夜里敲”;但是,这绝对不是一支普通的蜡烛,那是一支低调雄浑的火炬和警钟,“闪着他一生...
吴涛摘要:《史记》语言具有杂合特征。华兹生认为司马迁撰写《史记》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与汉朝同时代华丽的赋文体语言形成鲜明对比。司马迁“爱奇”的倾向让《史记》带上了浓厚的文学特征。《史记》语言并非是冰冷和无感情的,其语言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带上了司...
刘燕摘要:凤凰作为华夏民族的原始图腾,凝结和包孕着华夏民族丰富的情感、观念和文化内涵,在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中被开拓出了更深广的内涵和意义。李白笔下的凤凰是自由和高洁的象征,象征着他狂放不羁、卓立不群的个性风神,而杜甫笔下的凤凰则是诗人儒家仁爱精...
刘燕摘要:和陶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以“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为追和效仿的榜样,自北宋苏轼首倡以来,追和之作历经千年而不衰。北宋贬谪诗人苏轼和元代隐逸诗人刘因均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他们虽在诗歌形式以及韵律上步步追和陶诗,但在诗歌内容上...
陈萌萌摘要:维多利亚时代早中期的多部小说将遗产继承问题作为重要情节引入叙述中,必然会通过间接反映当时的法律制度而透视出整个时代的制度风尚。从管窥遗产的分配与继承问题的研究视角评述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作品,目的是为了加深对作品、对英国遗产继承法律制度...
陈萌萌摘要:德里达在对西方哲学进行大规模消解时,主要指向逻各斯,对传统西方诗学不断发起的冲击和颠覆,使他不自觉地走向东方、走向老庄。本文从德里达拒绝僵硬定义的基本观点出发,追寻其与中国古代文论老子的道的异曲同工之处。关键词:解构主义逻各斯道消解解...
赵莹摘要:《水浒传》自从江户时期传入日本,就与当时的庶民文学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包括《水浒传》在内的大量中国白话小说,经历了原书、和刻、翻译和翻案的历程,对江户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动当时的文学创作热潮,翻案小说层出不穷。同时,这...
赵莹摘要: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在江户时期传入日本,随着初译本《通俗西游记》的诞生,《西游记》被反复翻译为日文版本,供日本读者阅读欣赏,直至今日这股热潮依然不减。众多译本中,小野忍与中野美代子共同翻译的版本耗时最长,堪称上乘之作。这部《西游记》...
赵莹摘要:中国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虽然江户时代就已经远渡日本,但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却为数甚少,主要是由于此书对性爱的露骨描写,所以一直作为淫书而难以广泛流传。战后对《金瓶梅》的重新评价,也带来了翻译的热潮,小野忍的译本忠实原著,村上知行的译本...
卓光平摘要:作为“日本鲁迅”中一种新的“鲁迅像”,“池田鲁迅”以其深刻内涵和突出成就使得鲁迅的域外传播显示出强劲的活力。深入探究“池田鲁迅”的价值内涵不仅对域外鲁迅研究与传播的空间具有拓展意义,也对深化中日文化交流和促进当前中日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