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如果是人物的介绍偏向于通过人物和历史的结合来判断结构以及特点。
文集访问量: 11874 次
音乐列表
摘要:有清一代女作家的诗词文集蔚为大观,而这个现象在钱塘地区更为突出。钱塘闺阁女性文学成就突出,研究者往往从这一创作整体来予以观照,对于个体的研究也是集中于少数几个名媛闺秀,更多的闺秀则鲜有提及。有感于此,本文旨在对道咸年间钱塘闺阁女词人汪淑娟的...
摘要:《梅溪词》以“警迈瑰奇”“穷姿构彩”而在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尤以锻字炼句见长,字法精练,句法挺异。动词、叠词、颜色词的巧妙使用,修辞手法及前人诗句的信手拈来,足见其艺术功底,彰显梅溪词的独特魅力。关键词:史达祖词琢句炼字史达祖,字邦卿,号梅...
摘要:《维摩诘经》至唐朝,维摩诘从“金粟如来是后身”之神圣,雄辩滔滔的玄谈、不可思议的神通转变为平平常常的居士。文人与维摩诘之间关系进一步转向世俗。这一点,以白居易诗歌尤为明显。白诗中“吾道寻知止”的知足态度,是使他排除现实困厄,获得现世精神自由...
摘要:所谓的“言意之辨”是关于语言如何在思维中运行,以及能否充分传达思维成果的探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时或前后,关于“言意之辨”的讨论又分别存在于文学、玄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之中,其中对于文学、玄学、艺术领域言意关系已经不乏其说。因此,笔者着眼于前...
相晨嘉陈茜摘要:汉赋的颂讽意识与《诗经》的美刺传统有极大的渊源与关系。《雅》《颂》中歌功颂德的庙堂气象为汉赋所接受,《国风》和二《雅》中的讽谕精神更为汉人所重视。汉人继承了《诗经》的美刺传统并将其运用到辞赋的创作中。而汉赋不仅极大地在内容上继承了...
摘要:沈从文的《牛》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寓言体小说,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牛伯将小牛打伤后的懊悔和对小牛歉疚的心情,生动地展示出人与牛在劳动中建立的“同甘苦,共命运”的亲密关系,彰显大牛伯“朴素、善良、勤劳、博爱”的自然人性,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中...
摘要:鸳鸯作为贾母唯一可靠之人,幸其守正,深得上下各色人等的好感和尊重。清代诸家《红楼梦》评点尽管持论不一,但对鸳鸯也是几无微词。评者的论述多集中于鸳鸯的容貌、性情、殉主等方面。关于容貌,书中的三处描写都有评到,认为鸳鸯是一大醇小疵的美女。关于性...
摘要:《红楼梦》的语言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其中关于人物“绰号”的语言设计便是力证。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号”由亲出的人情性,即人物“绰号”由亲人说出,带有强烈的褒扬感情指示取向;二是“号”由仇出的社会性,即人物的“绰号”由仇者说出,带有...
摘要:《連琐》的“复活”情节既是对小说发展史中创作经验与技巧的继承和发展,也体现了作者的创新尝试。本文着重探讨了作家设置的“逾墙”与“还魂”两个重要结构,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梳理其艺术特色,对《聊斋志异》具体作品的解读进行尝试。关键词:《连琐》禁忌...
摘要:韦应物创作了许多暮夜题材的诗歌,它们展现着韦应物特定时期的经历和心理状态,拥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幽独、淡远的暮夜意境还让我们看到韦应物内心遗留的盛唐气象和仕隐情怀。本文以暮夜诗文本的分析和解读为基础,对韦应物暮夜诗的审美意境进行分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