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西湖》文学杂志创建于1958年。四十五年来,为本市本省乃至全国的文学事业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西湖》杂志于2003年第四期开始,由原社会文化类刊物,调整为纯文学刊物。
文集访问量: 11032 次
音乐列表
吴佳燕我跟曹军庆曾经是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我不叫他老师也不叫他大叔,我们都叫他曹子。除了曹子,我们杂志社还有孟子、曾子、何子、吕子、鄢子等,有点诸子百家的意思。那是一段美好时光,或者说,是《长江文艺》改版后的黄金时期。我和曹子、孟子(孟德民)作为杂...
范墩子很多时候,我总会在废纸上画出一个人的脸部轮廓,它没有表情,也没有鼻子、嘴巴和眼睛,只是由一些简单的线条构成。它的背后,似乎充满着未知,隐藏着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至少在我画出它之前,那些故事便一直暗藏在某个幽深的地方。我这样画,完全出自本能的...
草白“中国一位非常聪明的画家住在巴黎,名叫常玉。”“常玉很老了,一个人住在一间很高的楼房的顶楼。一年卖三两张小画,勉强地维持着生活。他不认为这叫作苦和艰難,自然也并非快乐。他自由自在,仅此而已。”——黄永玉在《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书里写到了常玉...
陈小手原以为和墩子相识时间不长,但一细数,竟也有三两年的光景了。现实生活中,我不是个喜欢交朋友的人,交朋友,见朋友,聊天,或者寒暄,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精神负担,尤其是两个人的单独碰面,往往会让我无所适从,不知所言。所以,和朋友相会时,必须得三四个人...
曹军庆我很少写印象记这类文字,突然接到《西湖》之约,要给“80后”批评家吴佳燕写个印象记,而且还是彼此“印象”,还要双重“观察”。这种方式固然有趣,但我先就有些“怯场”。凡印象记,大多是将一人所见以文字写给大众。得让人活脱脱站在文字里,让没见过此...
商震蔡邕之秋听到一首古琴曲《秋月照茅亭》,乐曲中有大气象,透着孤冷、孤寂与孤傲,曲终仍有余音,绕耳缠心。相传,此曲是东汉蔡邕所作,之所以说是“相传”,因为还有左思所作一说。我也相信,左思能做出这样的琴曲。但是,在史册上大多认为是蔡邕所作。我有怪癖...
檀骐竹一樱花树下,雪色在阳光间起舞。满地洒落的风声将些许残留的话语带向未来,身旁的山头隐隐有鼓声作响。不小心跌入杯底的阳光蹦跳着,溅起些许涟漪,将水色的香味慢慢晕染开来。流向山脚的河流,跌落崖前时洒出些许水汽,因而偶尔能见到一轮彩虹。脚下山峰云雾...
徐静生活外面的诗它们温暖,待在日常的细碎里像阳光里只有阳光从一首跳跃到另一首夜坐在黄昏的酒里我住进鸟的眼睛看信仰蜷缩在旧书的榕树上将潮汐送到岸边掖着各种波澜起伏这么多年背着手,背着城市看亚热带的风淹没剩下潮湿的桥潮湿的建筑和夹在眼底内心静默的我总...
胡加平在淳安狮城,雨水和传说轻轻飘落,而夏日的阳光时有时无,被云朵藏匿,只有闷热的风还在,吹落了我们的言语。瞬间,它们掉进了千岛湖,湖水载着我们的言语,绕一个弯流向远方。它流向哪里?也許带着各自的乡音,流到家乡,变成湿润的风,向亲人诉说,快乐而又...
李杭育四年前的今天,12月11日,母亲去世了,享年九十八岁。我在那天的日记里写道:“午夜1点,叶芳接通我的视频,让我跟田桑说了一会儿话。田桑又让我逐个端详了她的三个孩子,并和他们说一两句话……我跟田桑说,奶奶走了,好比是一盏燃尽了油的灯熄灭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