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著名作家叶兆言一行来邮采风,前后两天,参观了企业,游览了景点,还深入到工人农民中间访谈体验。有两位女作家在一家服装企业,情不自禁地走到缝纫机旁,在一位女工的指导下踩起了缝纫机,乐不可支,童心荡漾。第二天下午,我以为他们累了,早早...
二十五年前,岳母及其两个女儿都因政策(岳父系北方某煤矿的井下挖煤工)一夜之间跳出农门,有了城市户口,而且是定量户,吃上供应粮。一家人激动得不得了,要知道,那时候要买一个城市户口,需要花上八千元,这在当时对于一般农家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村里人也羡慕得...
二姨娘是妈妈的胞妹,排行老二。不知哪一年跟随姨父逃荒到上海,落脚在上海郊县。二姨娘已过世多年,但近来有关二姨娘的事却愈加清朗起来。约摸在我十岁左右光景,二姨娘常来往于大江南北。二姨娘一到我家,我便快活起来,因为,二姨娘总带些饼干糖果之类。二姨娘来...
在我们的想像中,孔子应该是一位不苟言笑,原则性很强的人。不是吗,他批评起学生来,那是一点情面也不讲的,“汝子不可教也”之类的话,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可是,最近读《笑林广记》有了新的发现,对孔大圣人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笑林广记》载:两道学先生议...
在处理利己与利人的关系上,向来存在四种态度和行为。第一种是利己利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就是利己而又利人。儒家所倡导的“仁”,其核心就是利己利人。凡事既考虑对自己有利,也考虑对他人有利,利利共享,利利双赢,...
辫子我的出生让祖父喜出望外。据父亲告诉我,当祖父听说妈生了一个男孩时,祖父始而不信,得到接生婆的证实后,几乎是奔到庄上的布店扯了几尺花布,请裁缝为我做新衣。妈妈一连生了四个女孩,让祖父很失望,因此,衣服问题上只能是新老大、旧老二、补补纳纳给老三。...
放牛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替生产队放牛。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队里的八个生产队都养牛。那时牛属大型农具,牛的头数多少可以直接反映生产队的经济实力。我家所在的生产队经济实力算是上游,所以,牛养得比较多,最多的时候有六七头。我的老家不产牛,都是从山东、...
一个人的生死,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之生死与蜉蝣之生死其实是同样的道理。对于生,任何人也没有选择的权利。对于死,主动权有时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久前,有一个壮年人选择了跳楼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这是他的自由,如同老家人所说“河上没有盖子”,意即一个人一心向死...
每年清明前,都要回老家填坟。所谓填坟,就是给坟茔填上一抔新土,烧上一把纸钱。我以为,这是前人为我们创造的一种“追远”的形式,如果没有了这种形式,可能不少人早忘了祖先。我的老家村子里还没有集中的墓园,先人们的坟还散落在村庄四周的田野里,用父亲的话说...
1975年冬天,大队接到了公社的水利任务—开挖三阳河(现在此河已成为南水北调的通道之一),于是,决定一户派出一个劳力。我爸那年已经五十出头,而且身体单薄,我是刚刚高中毕业,从没有干过重活,弟弟还小。生产队好像考虑到我们家的实际情况,说可以不去,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