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学
《西藏文学》办刊宗旨: 贯彻“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为发展西藏地区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积极培养、发展以藏族为主的创作队伍,出人才、出精品,繁荣西藏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主要读者对象: 藏区、国内及国外爱好阅读的文学人。
文集访问量: 7231 次
音乐列表
沈苇从三届援藏到定居西藏,陈人杰的地域变迁不仅仅是一次空间跨越,更是一个重建内心的过程,换言之,是一个将“高原”“雪域”“极地”内置于自己心灵与创作的过程。浙江诗人热爱边疆和异文化,陈人杰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老年章德益、中年鄙人以及80后的卢山等,...
吉米平阶我与陈人杰的缘份,源于诗歌。大约五六年前,我在北京参加中国当代文学“汉译民”工程的作品遴选,汉译民就是将文坛最新发表出版的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成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推介给各民族读者和作家,在那次接触到了陈人杰的诗歌,也对这个作者留下了印象。回西藏...
王艺涵耿占春现代诗很难跟“浪漫主义”完全脱离干系,这是指无论如何生活,世界总是富有意义、或充满魅力,哪怕生活状态难以摆脱无聊、荒诞、平庸,也总是存在着瞬间的意义感或神秘感。与之相比,人们赋予当下生活世界的那些真理、必要性与价值,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
曹宇翔谈一谈读《山海间》的一些粗浅感受,谈一谈向诗友陈人杰学习的心得。他的这部诗集,一首首诗连绵成一支多声部的人生和生命的长歌,宏阔又幽微的心灵叙事、山河和岁月的叙事,万事万物迎面而来的陌生感画面,以及字里行间久久回荡的大地的声音、人与自然的声音...
曾凡华读罢援藏七年却出生于杭州湾的诗人陈人杰关于藏区题材的诗集《山海间》,我夜不能寐,有些兴奋。这与多年前读过的另一部名为《消失的地平线》的书之后,所产生的感觉颇相似,那书是一个叫詹姆斯·希尔顿的英国人所写,讲的是几个西方人闯入中国藏区的奇妙经历...
吴思敬从东海到雪域,从钱塘江到怒江源,一路向上、向上,向西、向西,陈人杰为自己选择了一条艰难的不断攀登之路,这是他的人生之路,也是他的诗之路。2012年7月,陈人杰奉调赴西藏那曲,在平均海拔4700米的藏北腹地参加援藏工作,此后,他两度要求延长援...
叶延滨一读陈人杰的诗,需要在夜阑人静时细细咀嚼、认真品读。那带着温度的文字仿佛有千钧之力,重重举起、轻轻放下,触及着最柔软的心灵,时而让人潸然泪下,时而让人回味悠长。从西湖到西藏,从钱塘江畔到群山之巅,他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祖国的地理版图,用思想谱...
韩书力我的关于西藏主题的画,陈人杰没有见过,或很少见过。他的诗作,在他调入文联之前,那时我们相隔近千里,我也没读过。近年间,陈人杰相继出版了以西藏为表现咏叹主题的两部诗集,令我意外的是,这两本厚重的诗集从封面设计到内装插图竟全都选自我几十年来同样...
陈人杰尊敬的吉狄马加副主席、各位诗家同仁:下午好!“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今天,有幸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一文学殿堂,这么多良师益友,耳提面命,给《山海间》这本诗集,给我个人的诗歌创作,提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倍感温暖亲切。我长期生活、工作在雪域...
9月23日下午,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文联共同主办的陈人杰《山海间》新书首发暨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成功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诗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