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天,当知道你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孩子,你是幸运的,我们是幸福的!盼望着与你的第一次见面,因为这短暂的一刻,你可知道我们煎熬了多少个日夜?不为其他,只因为你,因为你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每一次和你亲密的接触,虽然只隔着一层薄薄的朦胧,可...
这一年春节,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回家看望父母。他们会理解我的,可也一定倍感失落。父亲和母亲所需要的,不再是孩子们每天的祝福与问候,他们所期望的,却是能常常看到曾经含辛茹苦养育成人的亲生骨肉。岁月无情啊,和父母相聚的时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变得珍...
人一但上了年纪,难免怀旧也难免更加想念不在身边的儿女。我和弟弟每周都要和父母通电话,如果听不到我们的声音,他们一定会很不安。每次回到家中,见到父亲和母亲。尽管他们看上去依然是那么的豁达乐观,依然是那么的谈笑风生。可言语之中却不免会杂带着些许的感慨...
父亲和母亲所在的国营工厂终于经不住市场经济的一再打击,改制为“国营航空机载设备公司”。尽管名字很好听,可性质仍是国营,依然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工厂仅靠国家下拨的生产任务,根本无法养活整个工厂。原本是生产军品的设备,尽管想尽办法去加工一些民用产品,可...
回国后的不久,父亲由工艺处处长升职为五分厂的厂长。又经过了几年的拼搏,终于成为了整个工厂主管后勤的副厂长、高级工程师。母亲依然在入厂工作的那个一号车间里驾驶着天车。母亲的徒弟也早就可以“出师”了,这样母亲便开始和她的徒弟“两班倒”——半天工作半天...
改革的春风渐渐地带来了南方的温暖。父亲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与吃苦实干的精神,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升到了工艺处的处长。父亲虽然还在驾驶天车,可也已经开始带徒弟了。父母终于从“母子间”里搬了出来,日子也比先前有了好转。社会上开始流行起“撑死胆大的,饿死胆...
对于每个增添了新生命的家庭来说,孩子的前途便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这也许是普天之下中国父母的“通病”,无数的父母会在这种病痛中煎熬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更长。可正是这样一种“通病”,却会在孩子们“出人头地”之后,让父母立刻病情痊愈、精神焕发。我的...
父亲和母亲甜蜜浪漫的生活最终被眼前无数的琐事残酷地拉回到现实。是啊,爱情是不会始终充满激情的,当面对工作压力和诸如吃、穿、用等繁琐家务的时候,人们是无论如何不能整日沉浸在虚无飘渺的精神世界中的。父亲当时每月的工资是四十三块钱,母亲还要比父亲少一块...
父亲大学毕业了,面临分配的去向,原本是可以顺利回到上海老家的。这样,父亲便又可以见到阔别以久、日夜思念的亲人们了。然而,爷爷成份的问题却又一次让我的父亲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父亲在带有“惩罚”性质的分配上,支边到了东北重工业基地——长春,并被分配到...
母亲是1951年深秋出生的,母亲的老家,也就是我姥爷的家,座落在长春市郊的一个小村落里,按照现在的讲法,也算是“城乡结合部”吧。姥爷是当时市广播电台的正式员工,是“吃国家饭”的;姥姥没有任何工作,按照中国千百年沿袭下来的传统,在家务农。象姥爷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