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蜀炎所谓“一局走残皆破眼”。许多改变历史的揪心事,往往如此。唐五代有个著名的故事“三矢之誓”。晋王李克用在乱世争霸中与三个仇敌结下很深的梁子,于是临死之前交给儿子李存勖三支箭,让其发誓必报遗恨。李存勖不辱父命,用十五年时间完成了三誓,斩杀仇人并...
程学武世间万物,大多喜欢阳光而厌恶阴暗,倘若在阴暗处久了,便免不了滋生出疾病。因此,生活中的各种“晾晒”便不足为奇了———粮食晾晒后不会发芽变质,衣被晾晒后就会蓬松干爽,书籍晾晒后才会消除霉菌。唯有晾晒,事物才能吐故纳新,保持其原有的丰润与神韵。...
周云龙时代的进步,有时是以某些物件的淡出和消逝为标志的。譬如,票证就从“必要”变得“次要”直至“不要”,使得如今的80后、90后对票证的理解只剩下车票、门票。而在70后往前的N代,都有一段与票证相关的苦涩记忆:不只是布票、粮票、油票,还有冬储大白...
曾楚楠如今是网络时代,一部手机在手,犹如一支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皆可成为“写手”,这当然是科技时代赋予人们的大好事。遺憾的是,“写手”们(包括某些业内人士与“老记”等)手指下敲打出来的“文章”,错别字、欠通顺的句子、曲解或误解古语的地方层...
李伟明与朋友下乡,行至途中,遇到一段正在翻修的路,新路与老路接合处,有一道明显的坎。习惯了城市道路的小车,因为底盘太低,试了几次也上不去。天色已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想找个工具相助也难。正当无计可施之际,同行的吴君提出一个方案:把车头调过来,改...
陶太朋友的孩子参加了小学组织的“道歉日”活动。老师要求孩子们把想对爸爸妈妈说的道歉,写在一封信上,而后专门组织了一个“道歉信”展览,家长可以去参观。朋友兴冲冲地去看了,最后心情沉重地回来了。因为她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孩子都在为没能考高分而向父母道歉...
于文岗老当益善,是我从老当益壮嫁接过来的。所谓老当益壮,大意是说虽年老了,但气更旺,体更壮,劲更足。如南朝·宋·范晔《马援传》所谈“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滕王阁序》所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四个字...
...
张策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电视上看了一个小品节目。这是一个主题非常鲜明的小品,是描写精准扶贫工作的。整个作品内容积极向上,充满了正能量。但是,情节上的一个漏洞,让观众感到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犯了主题先行的毛病。故事的主线是这样的:在一个刚刚建成的新...
王兆贵在通俗历史读本中,有关曾子的事迹很多,说的都是大贤人曾子懂礼貌、重孝道、讲诚信的小故事。还有一件事是说“曾子杀人”的,但出场人物不是曾子,而是曾子的母亲。据《战国策·秦策二》记载,秦国大将甘茂承武王之请攻打韩国的三川,可他却在去魏国结盟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