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梅我记忆里的导师蒋星煜先生文郭梅2015年12月一个阴郁的清晨,我坐在校车上,和往常一样顺手打开微信,孰料大师兄的一条留言赫然入目,瞬即如雷轰电击——虽然早有预感甚至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敬爱的导师蒋星煜先生病逝的噩耗所击中,双泪直流,心里直后...
文周锡山西厢桃花说大师——蒋星煜先生的坎坷人生与杰出成就文周锡山蒋星煜先生,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20年9月11日生于江苏溧阳,2015年12月18日在上海走完他96年的人生。蒋星煜是继王国维、吴梅、赵景深之后的2...
⊙本刊编辑部生命不息,治学不止⊙本刊编辑部2015年底2016年初,上海的文艺星空陨落两颗大星——99岁的“中国夜莺”周小燕与96岁的戏曲泰斗蒋星煜,一时之间,浦江呜咽,明珠黯淡。人们心怀失落,但又重新振作,期冀曙光:纵然生命有岸,学术却无涯。中...
点评人刘晋飞前路漫漫风霜苦歌声嘹亮任我行点评人刘晋飞本月人物索罗斯,世界级金融大鳄蔡英文,中国台湾民进党党魁宋常,闻达级学者,史上最忙独董王健林,万达董事长方星海,证监会新任副主席聂海芬,曾经的“女神探”,一起冤狱的制造者蓝军,落马高官,“千人送...
文李松睿追寻异域之梦——读格非《博尔赫斯的面孔》文李松睿《博尔赫斯的面孔》书影每当谈起文学,格非总是喜欢讲述博尔赫斯根据《一千零一夜》改编的短篇小说《两个做梦人的故事》:一个开罗人在睡梦中得到启示——他命中注定的财富就藏在伊斯法罕的某个地方。然而...
文杨世运“孤岛”儿女(三)文杨世运谨以此作品献给为拯救国难而献出青春和热血的中华优秀儿女们!【长篇纪实文学】第五章特别保护伞一周鹤鸣仍是心有不甘,又四处奔波找了几日工作,依然是日日落空。旅店老板又天天催着交房钱,无可奈何,只得接受鲁老板之请,由郑...
文张梦阳苦魂三部曲:鲁迅传(选章三)文张梦阳相濡以沫(续)爱情的结晶——海婴小海婴一天天长大了。他开始记事,也慢慢懂事了。海婴一岁的时候,他们一家还在景云里住,由一位叫阿花的保姆带着他。阿花约莫二十五六岁左右,清秀的面孔、明亮的眼睛、端正的鼻粱,...
文陈玉圃说禅·谈画文陈玉圃《枯木禅》68cmX136cm2015年陈玉圃作公元527年,达摩西来,禅宗在中国兴起。特别是六祖慧能而后禅文化风靡大江南北,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成长和发展鼎盛的唐宋时期,恰恰是禅文化最...
文郭梅火箭专家梁思礼的青葱岁月文郭梅老白鼻(baby)出世1924年8月24日,北京酷暑将退的时节,在协和医院诞生了一个身体结实、哭声特别响亮的胖小子,他就是梁思礼。梁思礼的出世,给全家带来了极大的欢乐。再一次为人父的梁启超更是喜出望外,把这个最...
文吴志菲清史泰斗戴逸:故纸堆里“淘金”文吴志菲华发如霜,气色红润。精神矍铄的戴逸,一口浓重的吴侬乡音,说话总是笑眯眯的。“我搞了一辈子清史,前半生从近代史切入,搞晚清史,后半生从鸦片战争前移,研究中、前期清史,走了一条‘逆向回溯’的治学路径。”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