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思清作为“学术存在”的杨义先生文李思清杨义先生与杜德桥先生在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座谈(李思清/摄)在一场澳门大学的学术研讨会上,朱寿桐先生论述王蒙时用了一个新鲜的说法——“王蒙的文学存在”。借鉴朱先生的说法,我们可以说,广泛涉足现代文学和古典文...
文王巨川边缘的活力:杨义先生的文化人生与生命体悟文王巨川杨义先生(摄于2015年12月5日澳门大学)熟悉杨义先生的人都知道,与先生为伴的两个最重要的事物就是“书”和“烟”:坐拥书城,一排装满了古今书籍的大大的书架,还有先生本人近2000万字探究中...
文荒林杨义先生:一个以学术为日常生活的人文荒林杨义先生在邱吉尔庄园留影在我还没有见过杨义先生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象过,著作等身的先生,会是我遇到的时候的样子。之前在北京,我一直没机会见到先生。我接到过先生两次手书签名的邀请函,是参加社科院的研究生答...
文常彬智慧之妙与性情之真:杨义先生的学术人生文常彬杨义先生先生今年年庚七十,照常人说法,应是进古稀之年,成古稀之人。可看先生那精神气,那对学术的憧憬与激情的目光,那陶醉其中怡然自得的笑意,那聊起学术就如长江黄河决口滔滔奔涌,不时溅起智慧的浪花,涌...
文古大勇时代的“启蒙者”与独立的“思想者”——刘再复学术评传(下)文古大勇独立不倚的思想者和“地狱之门”的发现者20世纪80年代末,刘再复告别生活了48年的故乡,远赴大洋彼岸的陌生国度——美国。刘再复谓之为“第二人生”。初来美国,一切陌生,经过李...
文冷川学者的本色与担当文冷川杨义先生在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博物馆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部委员、澳门大学讲座教授杨义先生谈话,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社科院文学所有三句话必会谈到学术的习惯,杨义教授一向是该传统的坚定捍卫者。每每看他讲得神采飞扬,总让人忍...
文李昕杨义的学术道路文李昕杨义先生20年前在剑桥图书馆我作为编辑,杨义一直是我最重要的作者之一。在我认识杨义的30多年中,我对他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他也一直很支持我的工作。这些年来我与杨义合作,并帮助他出版著作,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几本书了。从杨义...
文郝庆军从放牛娃到大学者——杨义的人生舞步文郝庆军杨义先生放牛娃原来是个天赋异禀的好少年打开百度地图,搜索“广东省电白县南海镇万寿口村”,指示图标马上“刷”地一声指向中国南海边的一个狭长三角形的半岛。我国著名学者杨义先生于1946年7月30日出生...
⊙本刊编辑部专题·国医大师枯荣不争,宠辱不惊——智圆行方的国医风范⊙本刊编辑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鼓励发展中医药事业之际,我刊推出国医大师专题,意在推动国人与社会对“中医”与中医事业重视起来,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这...
点评人刘晋飞机会在烦恼处慈悲在苦痛时点评人刘晋飞本月人物安吉尔勒,一位普通的法国父亲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互联网领袖姚刚,前证监会副主席王健林,万达董事长,亚洲首富雷军,小米科技创始人,投资大鳄小M,钱币研究爱好者王建平,“萧山冤案”五主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