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仲佳中国语境的对话——评张全之《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无政府主义思潮》文徐仲佳当我捧起张全之教授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无政府主义思潮》一书的时候,似乎回到了十多年前我们共同负笈金陵的情境中。那时候,每每茶余酒后,全之兄就会絮叨起他的“无政...
文张家康张国焘南下碰壁记文张家康延安时期,张国焘(左)与毛泽东在一起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的懋功会师。会师后,中共中央确定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8月,两个方面军混编为左、右路军北上。毛泽...
文田润民“北外”1967(六)文田润民毛主席批示抓“五一六”“红旗”翻身“造反团”倒霉关于章含之给毛主席写信一事,当时担任北京市委副书记的吴德在回忆中说:“1968年的时候,具体月份我记不清了,外语学院‘红旗’造反派成员章含之向毛主席写信,告市里...
文王英民光未然、冼星海的友谊与合作——《黄河大合唱》诞生记文王英民从相识到相交1939年初,光未然在延安养伤,躺在病床上,但他的创作热情仍然很高。2月26日,冼星海到医院去探望光未然。这一对在创作上有过两度合作,彼此之间心领神会、亲密无间的挚友,...
文郝庆军鲁迅在1933第十一章:与施蛰存论争及其原因文郝庆军施蛰存是一位出色的现代作家,代表作《将军底头》《梅雨之夕》颇有心理分析小说的规制,被当代学者严家炎先生列为“新感觉派”的佼佼者,恢复其应有的文学史地位。其实,在30年代上海文学圈,施蛰存...
文李忠尚理论翻译好导师上善若水张仲老文李忠尚20世纪80年代初,本文作者李忠尚(左)与张仲实(中)在北京张仲实同志自1987年辞世距今不觉已有28年过去了,然而他在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和原著翻译方面的巨大贡献可以说彪炳中共史册。他出身陕西陇县贫苦农民...
文杨金海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杰出代表——张仲实文杨金海1984年8月13日,中共中央编译局等四单位在人民大会堂庆祝张仲实从事马列著作翻译、研究和出版工作50周年。主办单位负责人和国家领导人与张仲实合影留念我是怀着对张仲实老前辈十分景仰的心情来写这篇...
文张积玉张晨张仲实与出版文张积玉张晨20世纪30年代生活书店出版的多种期刊杂志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张仲实早已因其著名的著译成果为知识界熟知,但对作为出版家的张仲实,文化出版界尚知之不多。王震同志1983年在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等...
文秦榛张仲实在文化抗战中文秦榛1937年12月,邹韬奋和金仲华、张仲实、沈兹九、钱俊瑞等途径广西,给当地青年作演讲时留影抗战时期,毛泽东在延安说:“我们干革命有两支队伍,武的是八路军,文的是邹韬奋在上海办刊物,开书店。”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战争...
文胡序威张复战友情深——记胡愈之与张仲实的交往文胡序威张复1979年,30年代老友胡愈之、张仲实、沈粹缜、沈兹九、李文宜同游北京颐和园(李公朴女婿王建摄影)战友情深——记胡愈之与张仲实的交往胡序威张复胡愈之是邹韬奋的挚友,1932年他帮助邹韬奋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