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098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牧雪吹箫
  • 我喜欢仰望星空
  • 混沌虚空
  • 梦乡醉哉
  • 骆雪
  • 幽林飞鸟

文蒋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边疆学研究:在非洲的故事文蒋晖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根据毛泽东讲话整理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发表在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浏览全文 阅读(29117)

文朱鸿召从一个高原到另一个高原——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文艺家们的生活与创作文朱鸿召延安鲁艺文学系全体师生合影延安时期(1937-1947)的革命文艺有过两个繁荣阶段。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延安是一座歌的城、诗的城,文化人称颂延安为“赤脚天堂...

浏览全文 阅读(29077)

⊙本刊编辑部延安讲话精神在当代升华⊙本刊编辑部站在今天的宝塔山上,我们眼前的景象已经与七十多年前大不相同。延河边的延安城高楼林立、霓虹璀璨,耳边不断传来汽车的鸣笛声。四下眺望,满眼尽是一片片正在建设中的住宅新区,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如今的延安...

浏览全文 阅读(29103)

文卢燕娟穿过20世纪的声音与回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岁月钩沉文卢燕娟延安鲁艺秧歌队乐队(左一为李焕之,左二为时乐)1942年,可以称为现代中国文化道路发生根本转折和确定本质方向的一年。是年5月2日、16日、23日,毛泽东在中国西北高...

浏览全文 阅读(29082)

文鲁太光人民文艺:新形势与新任务——比较视野中的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文鲁太光秧歌《兄妹开荒》1943年鲁艺(吴印咸/摄影)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姑且称为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自1942年...

浏览全文 阅读(29046)

文于仲达圣严法师:风雪中的禅僧文于仲达一1988年,一位老人从台湾重返江苏南通故里。他在家乡的路上独自走着,一个人,步履缓慢、轻逸地走在通往父母坟地的小径上。那一刻,就像浮云一般,他从另一个地方飘到这个地方。如同俗谚所说:“落叶归根。”也就是说,...

浏览全文 阅读(29146)

文余玮李龙:寒窗·铁窗·冷板凳文余玮李龙,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1937年1月出生于湖南祁阳,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历任湖北师范学院政教系副教授、主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律师进修学院名誉院长、武汉大学宪...

浏览全文 阅读(29133)
正 见 2023-11-09 08:48

文陈玉圃正见文陈玉圃《双鹦图》局部陈玉圃作《杜荀鹤诗意图》陈玉圃作什么是正见?简单地说就是正确的知见,或者说是正确的认识。我们从事一件工作,如果没有正知见,就会变得盲目和愚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在西学东渐的大气候下,传统中国文化和动荡不安的中...

浏览全文 阅读(29129)

文倪良端追求和践行民主的张澜文倪良端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已77岁高龄的张澜任国家副主席。他白天日理万机,为国操劳;晚上读书阅报,练字写作,忙个不停张澜(1872—1955),字表方,四川南充县人,清末秀才。曾为四川保路同志会领...

浏览全文 阅读(29201)

文孔培培老唱片里的时光隧道——访汪醒华女士文孔培培由于工作的原因,这些年我开始与老唱片打起了交道。交道不打则已,开了头就发现自己掉入了一个“无底洞”。一张张薄薄的黑色唱片上萦绕了太多的学术信息,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声音学……件件都不是轻松的学...

浏览全文 阅读(2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