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萌2022年5月9日,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因病在上海离世,享年100岁。从业以来,秦怡先后参演几十部影视剧,《铁道游击队》里机智勇敢、与敌人周旋的芳林嫂,《女篮5号》中敢爱敢恨、面对磨难依旧乐观的林洁,《青春之歌》中坚定沉着、视死如归的共产党...
张彩虹2022年5月9日,百岁老人秦怡女士离开了我们。她的一生铭刻着风起云涌的中国现当代史不同阶段的历史主题,她出演过的十余部话剧和几十部影片是一部浓缩版的现当代中国话剧史、电影史。她高洁的人品,善良的秉性,不屈不挠、不骄不躁的作风是老一代艺术家...
传记批评的关注对象主要是最新作品、现象或思潮。其中,对当前的传记作品予以跟踪并及时阐释、推介,当是首要职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
黄艳芬法国文学社会学派代表人物罗贝尔·埃斯卡皮提出以“历史性的考验”来鉴定和筛选文学人口。按照他的标准,鲁迅无疑是能与“他出生的那个文明的集体记忆共存亡”,具有强烈的“抵御历史‘腐蚀’”能力,经得起历史的“决定性的、最严格的筛选”,并进入到“传记...
郭宝亮口述麦冬采访/整理时间2022年4月19日从补充阅读到闭环评奖2011年4月底,我接到河北省作家协会的通知,说要推荐我担任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紧接着,我收到了中国作家协会发来的正式邀请函。来函要求评委按照参评作品名单自行购买作品,并开始阅...
张志忠口述夏蒙汶采访/整理时间2022年5月12日我是第八届(2011)和第九届(2015)茅盾文学奖的评委。遗憾的是,这两届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典礼,我都因为有事务要离京,在时间安排上发生冲突而缺席,没有亲睹颁奖现场的热烈气氛,没能画一个完美的句号...
曾镇南口述张元珂采访/整理时间2022年4月23日采访/整理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文学》编辑部开创性的首届“茅奖”茅盾文学奖这个奖项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到今年已经有四十年了。第一届是1982年评的,评上的作品我大都看过。那...
本刊编辑部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遗嘱,于1981年设立、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一项国家级文学大奖。从1982年开始首届评选,至今已四十年,历十届,共评出48部长篇小说。在这四十年间,就其影响而言,无论作为衡量自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创作实绩和艺术...
叶立文口述鲁沂雪采访/整理时间2022年4月26日与茅盾文学奖的机缘近年来,因为各种机缘,我有幸参加了一些文学奖项的评审工作。从上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到武汉的《长江文艺》双年奖,再到中国作协的茅盾文学奖,每一次评审经历都令人难忘。以我有限的经...
王春林口述张琦采访/整理时间2022年4月27日“茅盾文学奖与茅盾有关”与我们国家特定的文学运行与管理体制有关,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四个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按照四年一个轮次分别举行的文学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