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侠用苦难铸成文字——冯积岐评传(四)郑金侠第四章“文学家”1冯积岐没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祖父或祖母,没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父亲和母亲,他没有有些作家那么幸运地成长在一个故事氛围很浓的家庭。相反,冯积岐出生在一个缺少故事氛围、一个被生存长期困扰的家庭。...
黄加芳回到苇岸黄加芳一1989年5月13日,诗人海子自杀49天之后,友人骆一禾在那篇以后广为流传的纪念性文章《海子生涯》中提到密茨凯维支评论拜伦的话:“他是第一个人向我们表明,人不仅要写,还要像自己写的那样去生活。”与密茨凯维支高度评价拜伦的文学...
陈书录学术“名医”——怀念千帆师陈书录1988年9月,虽然已进入秋季,但是南京的天气还是有些闷热。当时,千帆师因为心脏病住进了江苏省人民医院。但先生一直记挂着我这位刚投到他门下的博士生,特意通知我去医院作一次长谈。我刚走进病房,看到先生斜靠在病床...
蒋豫生徐福林其人其事蒋豫生上图:站在浙江塘栖超山的半山腰看丁山河(湖)湿地。摄于上世纪80年代初(摄影/余国隽)老塘栖人都知晓在“昭和手里”——遭日寇沦陷或者说抗战时期,有个将镇南丁山河当作大本营的“土匪司令”徐福林。其实,何止塘栖,当年,徐在杭...
樊宁顾文彬与晚清海关樊宁顾文彬晚年画像晚清近代海关是对外不平等条约的产物。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广州、福州、厦门、上海、宁波五口被辟为中外通商口岸。晚清的通商口岸是如何运作的...
刘延东为实现中国梦创作更多精品力作——在与第二届中华艺文奖获奖者座谈时的讲话刘延东(2013年12月19日)第二届中华艺文奖颁奖,是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各位获奖者都是当代中国享誉海内外的名家大师,你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勇攀文化艺术巅峰,在各自领域取得...
任瑞成我的峥嵘岁月(上)任瑞成我的家,在晋东北定襄县留晖村,距七岩山南麓五里,牧马河南三里,北距县城十里,系平川。全村五百余户,张、任两姓为大户,到我这辈为任姓十三世。1921年阴历四月二十四日,我出生在一个开始走向破产的地主家庭。据老人传说,我...
点评人/扬森新版夏洛克重生花甲王福顺恕人点评人/扬森本月人物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卷福”扮演者,英剧《神探夏洛克》上映吸引众多年轻观众范正伟:在《人民日报》撰文分析“小清新”泛滥现象季羡林:日记中一句“考他娘的什么东西”引发网友共鸣邵逸夫:邵氏...
刘晋飞鼓上蚤式伪专家素喜牛皮著文章刘晋飞中国式畅销书中,有三分之一的品种是牛皮书,作者表面上是有执照的专家教授,其实是妙手空空的鼓上蚤传人。他们经年累月地在牛皮上大著锦绣文章,硬是靠吹牛皮和敲边鼓,撑起中国书市的小半边天。郎咸平是牛皮界的大师,横...
刘猛“足迹遍五大洲”:浦薛凤的人生际遇刘猛浦薛凤知识人记日记的习惯不知从何开始的,晚清大臣张荫桓、翁同龢就在记日记了,就连题写“清华学堂”的那桐亦有日记;现代的知识人自不必说了,从胡适、王世杰到顾颉刚、吴宓、翁文灏,可谓绚烂缤纷,而且学人对自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