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白生《北大传》,写什么?我想,它至少有两个版本,但无论是民间版,还是官方版,都离不开一点:写北大人。一所大学的正传别传,都不得不写其真精神——老师的气魄。师者,大学之基石也。根基不厚,摩天大楼无法拔地而起,浩然常新。可是,北大教师如云,选谁入传...
张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我的导师乐黛云先生今年已经90岁了,有她的陪伴我何其幸运!我25岁入先生门下,跟在先生身旁已十多年了,先生常说教育要“润物细无声”,先生对我的影响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深入每一个细胞。我曾经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会陷入生活的琐...
周阅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2020年12月4日,在世界范围的大疫之年逐步走向终末时,我终于得以进入久违的北大校园去看望乐黛云老师。仲冬近午的阳光令人恍然感觉如同早春,麻雀们在冰封的湖面上跳跃,柳树上竟然还挂着些许残叶。乐老师家门前的坡道扶手上...
张旭春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1999年7月,我从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毕业。临别之际,导师乐黛云先生在朗润园为我送行。席间,乐师送了我一本她的学术自传:《我就是我》。一晃21年过去,今天再次把这本书(以及汤一介先生的《在非有非无之间》)...
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初见“乐黛云”之名,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篇有关比较文学论文的篇首。那时我在武汉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读本科。如今,在各种回忆录中,“八十年代”成了亲历者总是骄傲地提起并因此使得晚生若干年的未亲历者感到终身遗憾的一个...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据说,乐老师的学生包括了好几代人。如果这样划分的话,那么,我应该算是第一代的老学生了。我是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我的导师是王瑶先生和严家炎先生,其实还有一位,就是乐黛云老师。那时,她“右派”...
采访者/赵白生教授(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时间/因乐黛云先生九十高龄,这组对白,共分六次完成,具体时间如下:1)2020年9月28日2)2020年11月30日3)2021年1月30日4)2021年2月8日5)2021年2月9日6)2021...
整理者/黎金飞《童年的回忆》作者:张五常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21-1定价:58.00元本书为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开创者张五常先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录。全书共24篇文章,记述了作者童年时期跟亲人、师友的相处细节...
传记批评的关注对象主要是最新作品、现象或思潮。其中,对当前的传记作品予以跟踪并及时阐释、推介,当是首要职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
陈进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史实性和文学性兼备的传记文学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和热捧,一度成为国内各大出版社争相打造畅销书的首选出版物。然而,若稍加留心国内出版市场,我们不难发现,传记文学类图书出版正处于从高峰期逐渐转入趋缓期的过程。究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