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德不孤,必有邻。”比孔子晚生400余年的司马迁,读了《论语》,曾掩卷而感喟:“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在闳中肆外的《史记》中,司马迁为数百位古今人物作传,只有两位是司马迁读了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是孔子,一是屈原——今天令我们“高...
本刊编辑部照片上的萧晴先生目光祥和,精神饱满,神清气朗,丝毫看不出已过百岁高龄。因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前海学派学术史整理与研究”项目,我们得以认识先生,得以进一步了解先生由戏曲和音乐编织而就的百岁学术人生。在先生生命中,音乐是个绕不开的词语...
整理者/黎金飞《被搞丢的人生:废料箱里的148本日记》作者:【英】亚历山大·马斯特斯译者:吴文忠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3定价:55.00英国传记作家、《倒带人生》作者,亚历山大·马斯特斯耗时5年写作的传记作品。148本日记被丢...
龚方怡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传记电影《莫娣》由爱尔兰女导演艾斯林·沃什导演,故事改编自加拿大民间女艺术家莫娣的真实人生经历。20世纪60年代,先天残疾的莫娣凭借构思绝妙的画作引起上流社会的追捧,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也来求购作品,一时间莫娣名声大...
梁庆标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英国当代传记家汉密尔顿在其《传记简史》的第十三章,即最后一章《今日之传记》(BiographyToday)中概述了传记的当代发展及未来趋向,如“个人化时代”带来的对个人生平的极大关注、传记网络化(微博、网络日志的兴盛)、传...
胡经之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三杨晦师在苏联专家回国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研究生的培养上。苏联专家是在1955年夏离开北大,进修教师也就陆续各自回到本校,但本校的研究生们却更忙碌起来了。不过,此时已不是忙听课,而是开始忙写论文,这是更加细致的...
姚崇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斯拉沃热·齐泽克,斯洛文尼亚人,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略长的头发总是似乎刚刚用手抓捋过一样——大致的整齐中透露出一丝凌乱。不长但茂密的络腮胡须则从脸颊两侧顺着微微发胖的面部曲线向下延伸,在下巴处完成了“会师”。在胡须与头发...
周立民上海巴金故居辽宁省作家协会1956年:“百花齐放”的春天1956年的春天,百花盛开,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情很舒畅。当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他认为,旧时代的知识分子经过改造,“他们中间的...
庞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她高洁、知性,又朴素、优雅,是我心中的“女神”,也是我青年时代的第一个导师——我的文学课老师。初次相识第一次见到布文先生,是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我大学时代的文学课上。这门文学选修课是在共同课大教室里上的,虽然安排在晚上,仍然是人...
徐洪军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丁午写给女儿小艾的61封家书实在特殊得紧:不光时期特殊——这些家书都创作于1969年至1972年之间,它们发出的地点——黄湖农场,使用的表达方式——文字加漫画,也都很特殊。无论是丁午还是他的女儿小艾,可能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