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02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牧雪吹箫
  • 混沌虚空
  • 南山2020
  • 胡谈
  • 沂河渔翁
  • 千云若丝

...

浏览全文 阅读(31840)

李向东十陈明最后一次出席与丁玲有关的会议,是2007年夏天在上海举办的第十次丁玲国际学术研讨会。那年他九十岁整。高龄,酷暑,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我们都不主张他去,万一出点事,不仅陈老自己有危险,也给会议添麻烦。但他执意要去,他对上海有特殊的感情,他...

浏览全文 阅读(31848)

刘锡诚中国文联著名音乐家、文化领导人周巍峙先生逝世快六周年了。曾经作为文化部及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负责人,他主持并担任总纂的“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前后跨越30年,以浩浩然298部(450册)、4.5亿字的规模,最终全部编纂完成。如果说《四库全...

浏览全文 阅读(31783)

肖星中国艺术研究院提起我的母亲,还得从我小时候讲起。我有着和大多数孩子不一样的童年。在我一岁半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是母亲一手把我带大的。那时,母亲工作很忙,白天上班,晚上经常出去看戏,隔三差五地还要去出差。她一个人又忙工作,又要管我和这个家,实在...

浏览全文 阅读(31782)

汪人元江苏省文化厅回顾自己至今的人生道路,我感恩曾经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曾获得张庚、阿甲、何为、龚和德等诸多先生深刻的帮助和影响,而萧晴先生,则是引我步入学术之途的导师。转眼间,先生今年已经101岁了!更让我欣喜...

浏览全文 阅读(31672)
我印象中的萧晴先生 2023-11-09 08:48

刘沪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2019年11月的一天,我在微信上刚读完同事转来的《萧晴:前海百岁学人的学术之路》和《萧晴:寄身学海为知音》两篇文章,第二天将近中午的时候,便接到萧晴老师打来的电话。许多年不曾联系,她的声音听起来依然清脆,将近半小时...

浏览全文 阅读(31707)

孔培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萧晴,1919年出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戏曲音乐理论家。原名何治敏,又名何陵,笔名萧晴、肖晴。贵州省贵阳人。早年曾在中国电影制片厂合唱团担任歌唱演员,后入华北大学文工二团(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前身之一)从...

浏览全文 阅读(31708)

萧晴口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裴旖旎整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室2019年11月,应“中国戏曲前海学派学术史整理与研究”课题组的邀约,百岁高龄的萧晴老师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生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这一历史转折之年的她,在见证整整一个世纪风起云...

浏览全文 阅读(31674)

薛若琳口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毛小雨整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耄耋之年的薛若琳先生,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培养的第一批戏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戏剧理论家张庚先生。他长期从事历史剧、宗教仪式戏剧和明末清初戏剧领域的研究,著有《尤侗论稿》《艺苑丛谈》...

浏览全文 阅读(31659)

周立民上海巴金故居辽宁省作家协会“算是替中国出版界开开风气”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翻译多了,傅雷想换换口味,他在给朋友的信上说:“以后想先译两本梅里美的(《嘉尔曼》与《高龙巴》)换换口味,再回到巴尔扎克。”[1]对他要译的梅里美的这两部小说,傅雷谈...

浏览全文 阅读(3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