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03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骆雪
  • 易梦
  • 幽林飞鸟
  • 孤树
  • 小泥巴
  • 牧雪吹箫
追求真实 2023-11-09 08:48

陈漱渝我喜爱阅读传记,也写过几本传记。1981年9月,我在《中国青年报》连载了《民族魂——鲁迅的一生》,经过修订,至少有7个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后来,我以此为基础写了一本正式的鲁迅传记,书名为《搏击暗夜:鲁迅传》。1981年,我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

浏览全文 阅读(30766)

陈兰村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浙江师范大学前身浙江师院教书,思考开设选修课,一位老同事建议我开传记文学课。我查了有关资料,最先看到复旦大学朱东润教授发表在《文汇报》1961年8月5日的文章《漫谈传记文学》,文章开头就说:“传记文学是一个有优秀传统...

浏览全文 阅读(30784)

桑逢康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七年间,传记文学的基调是红色的主旋律,这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态有直接的关系。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诗人萧三和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是同学,他写了一本《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1949...

浏览全文 阅读(30719)

斯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人亦无法亲临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与孔子一同体会他的感受,亦无法亲见当孔子站在川上慨叹时的情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这个所有里自然包含着被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时间所裹挟而奔涌不止的世间所有...

浏览全文 阅读(30658)

何汉杰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1980年冬天,奔腾了大半年的黄河安静下来,她要进入休眠期了。中午的阳光正好,照在离河边不远的村子敦实的土墙上,纵横交错的纹理是那堵墙经过岁月洗礼的荣光。墙根儿下是一对正在吃饭的爷孙,爷爷糙砾黝黑的手抠住有...

浏览全文 阅读(30674)

池艳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李少白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史学家、教育家。他参与编著了新中国第一本电影通史著作《中国电影发展史》。该书89万字,以翔实的史料清晰完整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电影发展的历程,奠定了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基础,对之后的中国电影研究及...

浏览全文 阅读(30703)

孙伟科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放在时空的坐标上,冯其庸先生以94岁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途,以“行走天地间”遍历名山大川涉险求真的坚实脚印,造就了一个文化学术的传奇。冯先生《瓜饭楼丛稿》以33卷逾千万字的著述和量多质优的书法绘画及摄影作品,收乾坤...

浏览全文 阅读(30657)

王玉玊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陆梅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和资深翻译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翻译与研究,孜孜矻矻,精益求精,与诸多同道一起,用扎实厚重的成果,奠定...

浏览全文 阅读(30601)

赵红帆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葛一虹先生是新中国戏剧理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著名的戏剧家、出版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他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后生晚辈都亲切地称他为葛老。一葛一虹,1913年4月2日生于江苏省嘉定县...

浏览全文 阅读(30621)

孙红侠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前海学派”是当代中国戏曲研究领域重要而杰出的一个学术群体,参与和见证了中国戏曲在20世纪最重要和最深刻的转折与变革,更是中国戏曲由地方戏时代全面进入现代转化时期最重要的学术支持与力量。“前海学派”所开创和建构的是现...

浏览全文 阅读(3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