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桦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936年冬,一个女婴在父母巡演天津时呱呱坠地,在此前后,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正着手拍摄由第一位好莱坞华裔女星黄柳霜主演的电影《上海的女儿》。或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这位女婴后来也来到好莱坞并成为一线华人女星...
王成军江苏师范大学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是传记文学的古国与大国,古有刘勰的《文心雕龙》专设“史传”篇,刘知几的《史通》、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多论及中国史传文学的特色。但是,随着20世纪西方文学观念的引入,虚构成...
钟兆云福建省作家协会感情的世界倾斜了,槟榔屿仿佛空了1879年,西装革履、留着中分头,时年22岁的汤生(辜鸿铭)回到了苏格兰义父布朗家中。数年间穿梭般求学于爱丁堡、伯明翰、莱比锡、柏林、巴黎等著名学府,他凭着自己的天才和勤奋,获得了包括文、理、工...
汪琬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她的作品也许带给我们的是生活的阴暗图景,但她并不是个悲观主义者……从她的诅咒中浸溢出来的是失去希望而引发诽谤的快活性格,一个黑色太阳的光。——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埃尔弗雷德·耶利内克长了一双不高兴的眼睛,无论何...
韩子勇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陌青青我和田青先生相识有十来年了。最初认识田先生是因为“非遗”,因为木卡姆的申遗工作。我长时间在边疆工作,毕竟不在一个地方,交往的次数虽然少,但质量很高,还是能聊到一起的。《田青文集》的出版,对中国艺术研究院来说是一件大事,...
李斌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郭沫若纪念馆藏有两封郭沫若致张治中的书信,这两封书信写于1959年,曾被张治中公布过,也有学者做过解读。但笔者通过对这两封书信及相关附件的仔细考察,发现已有解读对关键材料缺乏把握,结论偏于一端,故有必要重读。《抗战回...
张复一1987年2月,父亲去世,在遗体告别仪式之前,我的姐姐、哥哥收到了胡绳的一封来信:惊悉仲老逝世,不胜哀悼。我最初认识仲老是在1936年,至今已半个世纪了。我的第一本小书是在仲老督促下写出来的,并收入当时他主编的一套丛书中。今天我本来要来同仲...
周立民上海巴金故居第一次参政胡风在著名的“三十万言书”中写过一段值得注意的话:“政协开会前,第一次通知在上海的名单内没有文艺方面的巴金同志和我,直到出发前一天才接到了补发的通知。有的同志很焦急,但我情绪上没有受一点影响。”(《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
凤媛华东师范大学不舍:去国不忘“国”1946年1月12日,时为陪都的重庆《新华日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上海十日电)据悉:美国国务院最近决定聘请我戏剧界巨子曹禺(即万家宝)与老舍(即舒舍予)赴美讲学,听说二氏已接受聘约,将在最近期内准备出国。...
曾笑栗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1895年2月14日,四川省新都县一个典史家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父亲周朴臣满怀希望地为他取名“焯”,希望他光耀门楣。这个男孩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成长为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翻译家和诗人周太玄。1923...







